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度岭赠闺人(其一)》
拼音和注音
dà bié hún lái qiū yuè xià , qín huái gǔ zài mù yún j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秦淮:河名。流经南京,是南京市名胜之一。相传秦始皇南巡至龙藏浦,发现有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以泄王气,故名秦淮。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南唐李煜《浪淘沙》词:“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元傅若金《金陵晚眺》诗:“城下秦淮水,年年自落潮。”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既是这等,且到秦淮水榭,一访佳丽,倒也有趣!”清戴名世《种树说》:“顷余侨居秦淮之上,而城之西北多有间旷之地,居民多种树为生。”
秋月:1.秋夜的月亮。2.秋季。
云间:松江府的别称。现在上海松江县一带。
暮云:黄昏的云。
大别:长别。大略﹐大致。从大类上区分。山名。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双双抱子度梅关,三妇空将二妇还。
大别魂来秋月下,秦淮骨在暮云间。
儿孤自逐黄泉母,人老难当白玉鬟。
到日高堂应涕泪,好持鱼鲙更承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