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秋漫兴二首

短发经秋下,衰颜藉酒红。
小窗新得月,落叶静鸣风。
多病惟高枕,无营任屡空。
自怜吟独苦,仍值寂寥中。
¤

作品评述

《新秋漫兴二首》是明代诗人卢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短发经秋下,
衰颜藉酒红。
小窗新得月,
落叶静鸣风。

多病惟高枕,
无营任屡空。
自怜吟独苦,
仍值寂寥中。

译文:
短发已经经历了秋天的凋谢,
衰颜借酒泛起红晕。
小窗户内闪烁着新月,
落叶静静地随风飘舞。

多病使我只能依靠高枕入眠,
无所事事,屡次感到空虚。
自怜自叹,独自忧伤,
仍然处于寂寥的境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伤。诗人描述了自己已经到了年老的阶段,头发已经变短,容颜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得憔悴。他在小窗户内看到了新月的出现,这给他带来了一丝安慰。然而,他的身体状况不佳,经常生病,只能躺在高枕上休息,无法从事任何有意义的事情,感到内心的空虚和无聊。他感到自怜,独自忍受痛苦,仍然处于孤独的状态之中。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内心的苦闷。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的无常以及人生的孤寂的思考。衰颜和短发象征着岁月的痕迹,窗内新得的月亮和飘舞的落叶则呈现出秋天的景象,突显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诗人的病痛使他感到无法从事任何有意义的活动,同时也让他更加体验到寂寥和孤独。整首诗以凄凉的笔触勾勒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诗词推荐

萧条吏散如堪适,萧洒诗成亦可娱。王谢异时同惠我,只惭笔力不能俱。

白日下平野,长风起层波。美人不可见,消息今如何。愁边草木歇,梦里关山多。惜哉岁云晏,回首鬓将皤。

征人草草尽戎装,征马萧萧立路傍。尊酒阑珊将远别,秋山迤逦更斜阳。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曾向天涯怀此恨,见君呜咽更凄凉。

帖地黄金衬袜罗,苑中市罢合笙歌。有人解诵《西京赋》,添得楼台火后多。

食罢游东园,慨然伤我怀。昨日卧病时,自谓不复来。入门大风起,万松声顿哀。病骨念不堪,欲行重裴徊。裴徊南斋前,小倦坐苔阶。斋前花不多,亦有两古梅。似知我至此,顷刻忽尽开。多情梅间竹,偃风特奇哉。不知喜风舞,为复怯风回。万象皆迎春,我独老病催。明日能来否,且皈

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吏人衣拜处,嘶马入丹枫。

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连州万里无亲戚,旧识唯应有荔枝。

眼来眼去又无言。教我怎生团。又不分明,许人一句,纵未也心安。是即自古常言道,色须是艰难。愿早得来,虽然容易,管不等闲看。

月窟宾诸夏,云官降九天。饰终邻好重,锡命礼容全。水咽犹登陇,沙鸣稍极边。路因乘驿近,志为饮冰坚。毳帐差池见,乌旗摇曳前。归来赐金石,荣耀自编年。

谱牒推关右,风流出靖恭。时情任险陂,家法故雍容。南去河千顷,?大水中相别。?余惟酒一钟。更谁哀老子,令得放疏慵。

庭树已黄落,闭门俱寂寥。未知栖托处,空羡圣明朝。酒醒乡心阔,云晴客思遥。吾徒自多感,颜子只箪瓢。

池上迎微风,柏间蹋凉月,冷然醉梦醒,一洗烦恼热。嗟予世外人,火食常呕噎。易求云表露,难觅太古雪,况欲试秘方,琼浆和玉屑。俛首居俗间,愁若鹰在绁。惟兹服月芒,比岁稍得诀,但令天无云,岂复计圜缺。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诗成独高咏,灵府炯澄澈。

烟树观前浦,风苹听远洲。等闲来上水边楼。怅望天涯、何处有归舟。香断灯花夜,歌停扇影秋。欲缄尺素说离愁。不见双鱼、空有大江流。

荷叶披披一浦凉,青芦奕奕夜吟商。平生最识江湖味,听得秋声忆故乡。

颠风恶浪雨喧豗,往事愁中一笑咍。江上有人来吃酒,故庆虎子是琼杯。

清秋有余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故园处处都荒雨。寂寞蜗书户。人间春事杏桃花。独有诗人依旧、菊为家。老来犹解高叉手。遥上花前寿。华颠无分插花枝。乞取霜根风月、送将归。

忆从湘浦遇琼仙。解佩是何年。冰姿不许铅华污,淡凝妆、风度飘然。长伴霜前青女,来寻月下婵娟。一尘难染净娟娟。独立晚风前。黄冠翠袖殊清雅,误思凡、谪向江边。*弟梅兄是侣,桃娇杏冶空妍。

玉宸凝眷。要得培□,神皋根本。天赋与、经纶好手,门外红尘谈笑遣。任草色、遍空庭交翠,月往风来自便。但纸帐、时供小憩,长理灯窗公案。五行俱下流光电。笔如神、毫发都见。是则是、霜严雪劲,到底春风生意满。唤得应、雨和晴恰好,旗舞F735艘百万。更社鼠城狐扫影,雁鹜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