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郡楼

千里关河一望间,登临长到夕阳还。
欲驱征旆归朝去,更倚高楼看暮山。

作品评述

诗词:《留题郡楼》
朝代:宋代
作者:寇准

千里关河一望间,
登临长到夕阳还。
欲驱征旆归朝去,
更倚高楼看暮山。

中文译文:
远眺千里的关隘和河流,
登上高楼,直到夕阳西下。
渴望驱逐战旗,回朝归来,
再次依靠高楼,眺望夕阳下的群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寇准登上一座郡楼,远眺千里的关隘和河流,一直到夕阳西下的景象。诗中表现出作者对壮丽自然景色的赞叹和对归家的渴望。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眺望的景象,千里的关河尽收眼底,展现出辽阔壮丽的自然景观。这种视野的广阔给人以开阔的感受,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接着,诗人写道自己登上高楼,一直到夕阳西下,表现出作者对美景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夕阳下的景色给人以温暖和宁静的感觉,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渴望驱逐战旗,回归朝廷的心愿。这里的"征旆"指的是战旗,作者可能是一位将领,他在远方征战,但内心却怀有归乡的渴望。这种对归家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平安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归隐的思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再次依靠高楼,眺望夕阳下的群山的意愿。这表明即使在归来之后,作者仍然希望通过登高远望来寻求心灵上的宁静和满足,同时也显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内心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美好赞美、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内心深处宁静的追求。同时,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境界也是宋代文人追求的理想境界之一。

作者介绍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四年,罢知青州。五年,拜参知政事。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爲三司使。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同年冬,契丹攻宋,准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爲“澶渊之盟”。三年罢相,爲刑部尚书,知陕州。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復拜同平章事、枢密使。八年罢。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爲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干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后十一年,诏復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謚忠愍。有《忠愍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愍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採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爲卷四。《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诗词推荐

对黄花犹自满庭开,那恨过重阳。凭阑干醉袖,依依晚日,飘动寒香。自叹平生豪纵,歌笑几千场。白发欺人早,多似清霜。谁信心情都懒,但禅龛道室,黄卷僧床。把偎红调粉,抛掷向他方。□唤汝、东山归去,正灯明、松户竹篱旁。关门睡,尽教人道,痴钝何妨。

相府潮阳俱梦中,梦中何者是穷通。他时事过方应悟,不独荣空辱亦空。

世久无此士,我晚得王孙。宁非叔度家,岂出次公门。白首沉下吏,绿衣有公言。哀哉吴越人,久为江湖吞。官自倒帑廪,饱不及黎元。近闻海上港,渐出水底村。愿君五袴手,招此半菽魂。一见刺史天,稍忘狱吏尊,会稽入吾手,镜湖小于盆。比我东来时,无复疮痍存。

知君薄州县,好静无冬春。散帙至栖鸟,明灯留故人。深房腊酒熟,高院梅花新。若是周旋地,当令风义亲。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柔橹轻飞过别滩,老夫吹帽受风寒。江流屈曲如蛇转,赢得青林四面看。

登歌已阕,献礼方周。钦承景福,肃奉鸿休。

去国似如昨,倏然经杪秋。岘山不可见,风景令人愁。谁采篱下菊,应闲池上楼。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

秋阳汎汎流清晖,帆腹不张旗脚垂。灵祠输奂湖之麋,水天一色成玻瓈。西轩爽垲高不危,凭栏下瞰群山卑。鬼神亮我心无欺,风涛纵险夫何疑。区区奔走劳驱驰,和光未免世俗随。相逢一笑聊伸眉,明朝掺袂还东之。萧曹有节未见奇,往往樵牧相鄙夷。吾生倾否会有时,穷愁过眼无足悲。

鼓盆庄叟赋情浓,天遣霜华慰此公。想见尚能迷蝶梦,移栽闻说自蚕丛。酒倾玉醆垂莲尽,鱠簇金盘下箸空。秉烛栏边连夜饮,全藤折与卖花翁。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蚕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耿耿银河雁半横,梦敧金碧辘轳轻。满窗谢练江风白,一枕齐纫海月明。杨柳败梢飞叶响,芰荷香炳折秋鸣。谁人更唱阳关曲,牢落烟霞梦不成。

居德之厚,厥祀攸陈。土膏初胍,农事先春。铿然金奉,俨若华绅。陟降于阼,福禄惟神。

齐民本自乐衡门,水旱那知不自存。圣主忧勤常旰食,烦公一一报曾孙。

阶前玉水茶千指,钵里金沂饭百年。

人生邂后如岐路,南北东西忽离聚。渊明本赋归去来,保社乃今随所寓。读书不杂嚣尘声,好在园林最幽处。朱桥跨出林阴外,一水绕庭将绿护。有时小立凭危栏,临风不忍空归去。矧逢暑夕远灯火,杖策月林时散步。更深每与二三子,辍寐每为清景驻。山高望望北斗低,花香拂拂南薰度。

王子千年后,笙音五夜闻。逶迤绕清洛,断续下仙云。泄泄飘难定,啾啾曲未分。松风助幽律,波月动轻文。凤管听何远,鸾声若在群。暗空思羽盖,馀气自氛氲。

蛮烟塞雪。天老梅花骨。还著锦衣游戏,清江上、管风月。木兰归海北。竹梧侵户碧。三十六峰苍玉,驾白鹿、友仙客。

宋家宫阙已萧萧,满目残阳照野蒿。独有两峰青不了,至今南北插云高。

雨风睡过一年春,破闷无茶可策勋。失笑起来闻玉笛,懒晴吹涨满空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