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三月金沙道中

八九雨点青春老,三两莺声绿荫深。
眼界无尘归路称,丹青难画此中心。

作品评述

《辛卯三月金沙道中》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九雨点青春老,
三两莺声绿荫深。
眼界无尘归路称,
丹青难画此中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感慨。在金沙道中,八九个雨滴打在青春上,使其变得苍老。而三两声莺鸟的歌声在绿荫深处回响,为整个环境增添了生机和美感。诗人认为,眼界开阔的人会称赞这条回归的路途没有尘埃,而真正理解和描绘这一心境的艺术家却难以用画笔表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日景色,并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雨滴打在青春上,寓意着岁月的不可逆转,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老去。莺鸟的歌声在绿荫深处回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诗中的"眼界无尘归路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境界人格的称赞,认为那些有开阔眼界的人能够在回归的路上保持纯洁无尘的心灵。最后两句"丹青难画此中心"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认为这种心境是无法通过艺术手段完全描绘出来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阳枋独特的诗歌才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观察,诗人向读者传递了对光阴流转的思考和对纯洁心灵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的高超才华和独特的审美触觉。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尚堕动勋不自由,还同死水卧泥牛。何如阔进竿头步,撒手悬崖万仞头。

游船平浅泛槎(舟符),隔一牛鸣路转纡。消得桑蓬残习否?中流容与数鸥凫。

旧抄题作茶山集,每恨不多看易穷。全编敢意落吾手,何自得之从长公。

午困俄惊啭栗留,东风独立思悠悠。蜂搜花醴勤王事,燕拓芹巢为子谋。白发愁边添渐密,青春忙里去如流。无言猛拍栏干曲,恰喜长须荐茗瓯。

掣电引狂雷,书天忽成暮。万里泻银河,四簷垂瀑布。

结屋在郊墟,翛然谢炎炽。窗扉故阒寂,水竹亦幽邃。飞虫望灯集,栖燕冲雨至。石枕与葛幮,美哉今夕睡。

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辛勤奉养十馀人,上有慈亲下妻子。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至今邻僧乞米送,仆忝县尹能不耻。俸钱供给公私馀,时致薄少助祭祀。劝参留守谒大尹,言语才及辄掩耳。水北山人得名声,去年去作幕下士。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执殳,为王前驱。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未觉乡关岁月深,转山旗影缓愔愔。远人愿见乔卿服,支邑曾随子贱琴。摅散幽阴千古恨,发明忠义一生心。冰清不屈二天庇,雨化宁逢三日霖。

秋阳红若柿,晓雨翠如丝。福地逢迎日,江天笑傲时。莲臙犹殢水,桂粟已粘枝。波静天一色,山低云四垂。垂纶怀渭叟,纵棹拟鸱夷。上水迟吾乐,西风壮我诗。

秋半青要未降霜,溪边独对露华凉。风清月白兴不浅,斗转参横夜未央。每望庾尘频障扇,莫逢伊笛据胡床。扬晖千里谁同赏,心折刀头快理航。

平生不识字,把笔学吟诗。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每遭饥寒厄,出吐辛酸辞。候虫鸣屋壁,凤蝉啭枯枝。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饥。

春风不念人寒槁,故遣梅花为掀倒。溪间陇首欲归时,月淡云低着香恼。岂知造物亦儿戏,我苦学诗嫌不早。十分孤瘦为谁妍,一树半开应更好。竹君从旁代渠说,万恨千愁俱一扫。半生何逊梦可怜,日暮西湖心独老。岁寒铁石乃吾事,水仙弟兄诚小草。更须唤取谪仙来,细与平章答苍昊。

孤宦轮蹄消岁月,谁缘清赏慰蹉跎。曾行轩户昔无处,见在江山今得多。雪色云容通剑阁,镜光池溜属天河。本来一段真奇绝,不肯关情柰俗何。

累累盘中蛤,来自海之涯。坐客初未识,食之先叹嗟。五代昔乖隔,九州如剖瓜。东南限淮海,邈不通夷华。於时北州人,食食陋莫加。鸡豚为异味,贵贱无等差。自从圣人出,天下为一家。南产错交广,西珍富◇巴。水载每连舳,陆输动盈车。溪潜细毛发,海怪雄须牙。岂惟贵公侯,闾巷

英衮多年去竹轩,更思风节记山樊。抗言后坐遗忠美,通使河源旧策存。诗石欲留千古永,棠阴还对一楼繁。使君才望须相继,莫厌林间驻画轓。

窑头坯,随雨破,只是未曾经水火。若经水火烧成砖,留向世间住万年。棱角坚完不复坏,扣之声韵堪磨镌。凡水火,尚成功,坚完万物谁能同。修行路上多少人,穷年炼养费精神。不道未曾经水火,无常一旦临君身。既不悟,终不悔,死了犹来借精髓。主持正念大艰辛,一失人身为异类。

淳佑六十翁,生遇时节好。朝游渔樵社,晚入诗酒保。不为名利缚,刚被花月恼。时发少年狂,未省身已老。强歌无余懽,闻者笑绝倒。齿发渐凋疎,形容屯枯槁。平生千金驱,岂不自爱宝。幸然本根在,收敛尚及早。何必大药资,尪羸多寿考。也无政事堂,也无沙门岛。

倚阑正尔受斜阳,细雨霏霏度野塘。本为柳枝留浅色,却教梅蕊洗幽香。小沾蝶粉初何惜,暂涩莺声亦未妨。造物无心宁遍物,凭谁闲与问东皇?

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