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卯三月金沙道中

八九雨点青春老,三两莺声绿荫深。
眼界无尘归路称,丹青难画此中心。

作品评述

《辛卯三月金沙道中》是宋代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九雨点青春老,
三两莺声绿荫深。
眼界无尘归路称,
丹青难画此中心。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自然变化的感慨。在金沙道中,八九个雨滴打在青春上,使其变得苍老。而三两声莺鸟的歌声在绿荫深处回响,为整个环境增添了生机和美感。诗人认为,眼界开阔的人会称赞这条回归的路途没有尘埃,而真正理解和描绘这一心境的艺术家却难以用画笔表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春日景色,并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光阴流逝和生命变迁的感慨。雨滴打在青春上,寓意着岁月的不可逆转,人们不可避免地会老去。莺鸟的歌声在绿荫深处回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诗中的"眼界无尘归路称"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境界人格的称赞,认为那些有开阔眼界的人能够在回归的路上保持纯洁无尘的心灵。最后两句"丹青难画此中心"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他认为这种心境是无法通过艺术手段完全描绘出来的,只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

整首诗以简练的文字、清新的意象和深邃的思想,展示了阳枋独特的诗歌才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的独到观察,诗人向读者传递了对光阴流转的思考和对纯洁心灵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示了宋代诗人的高超才华和独特的审美触觉。

作者介绍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阳枋的生平

  阳枋(1187-1267),字正父,原名昌朝,字宗骥,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东南)人。居字溪小龙潭之上,因号字溪。

  早年从朱熹门人度正、暖渊游,学者称大阳先生。

  理宗端平元年(1234)冠乡选,取得乡试第一。

  从嘉熙二年(1238年)起,因蒙古攻蜀所扰,阳枋先后避地南川、清溪、夜郎、泸南等边远地区。

  淳祐元年(1241),以蜀难免入对,赐同进士出身。

  淳祐四年(1244),阃帅交辟之,应蜀守余玠之请,分教广安,历监昌州酒税,大宁理掾。五年,改大宁监司法参军。八年,为绍庆府学官。

  1251年,主教涪陵北岩书院,士子信从者众。

  1255年以后,因年老和避蒙古兵锋。先后随子就养于嘉定(今四川乐山)、涪州(今四川涪陵)、荆州(今湖北江陵)白水镇、峡州(今湖北宜昌)至喜亭、桃源(今湖南桃源)广溪。

  1265年自夷陵(今湖北宜昌)还蜀。

  晚以子炎卯贵,加朝奉大夫。致仕。度宗咸淳三年卒,年八十一。

阳枋的家庭成员

子阳炎卯,瑞平二年(1247年)进士。

子阳恪,字伯强,号以斋,理宗景定四年(1262年)进士,为蜀举首,治《春秋》,著《易说》、《春秋夏时考正》2卷(均佚)。

族侄阳昂,阳枋叔父阳伯高仲子阳元泽之次子,景定三年(1262)进士,尝辟渝州节判。

诗词推荐

衮衮群山俱入海,堂堂背水若重闉。怒号悬瀑从天下,杰立苍崖夹道陈。晋宋至今堪屈指,东南如此登无人。结庐作对吾何敢,聊向樵渔寄此身。

高荷不受雨,倾泻与低荷。低荷强自持,聚雨倾入波。朝雨尚滴沥,晚雨忽滂沱。临池卧以听,雨声静中多。两耳本自清,奈此荷叶何。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不见人。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江上春风底事寒,主张火柜一雷鼾。不干酒力浓时困,自是人情熟处安。

柳似妖饶舞,花如烂漫妆。那堪陇头水,鸣咽断人肠。

东海有大鱼,罔罟无能近。砀然一朱水,蝼蚁得而困。

浊水难攀清路尘,偶曾先后掌丝纶。归来久侍茵凭旧,至后初逢梅柳新。湖水欹斜应有意,春光漏泄不无因。绛帷幸许天荒破,日日当为问道人。

春霰霁征涂,离人向蜀初。还抛博士蕝,贪佐使君旟。藻思夸名阁,忠怀慕叱车。布刀多计吏,行矣数通书。

洞庭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昔时抽心耀白日,今旦卧死黄沙中。洛阳名工见咨嗟,一翦一刻作琵琶。白璧规心学明月,珊瑚映面作风花。帝王见赏不见忘,提携把握登建章。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楚明光。年年月月对君子,遥遥夜夜宿未央。未央采女弃鸣篪,争先拂拭生光仪。

九日黄花如有意,依旧满珍丛。谁似龙山秋兴浓。吹帽落西风。年年岁岁登高节,欢事旋成空。几处佳人此会同。今在泪痕中。

兽之穷,奔大麓。天厚黄德,狙犷服。甲之櫜,弓弭矢箙。皇旅靖,敌逾蹙。自亡其徒,匪予戮。屈rH猛,虔栗栗。縻以尺组,啖以秩。黎之阳,土茫茫。富兵戎,盈仓箱。乏者德,莫能享。驱豺兕,授我疆。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所插小藩篱,本亦有堤防。终然掁拨损,得吝千叶黄。敢为故林主,黎庶犹未康。避贼今始归,春草满空堂。览物叹衰谢,及兹慰凄凉。清风为我起,洒面若微霜。足以送老姿,聊待

西瞿耶尼开静,北郁单越受粥。慧林也唱云门曲,去年腊月六十六。

右文兴化,宣古师今。明礼有典,吉日惟丁。岂牺在俎,雅奏一庭。周旋陟降,福祉是膺。

风仙锁户,马钰辞巢,寂然澹乎自持。了干根源,岂肯攀恋妻儿。识破气财酒色,凭清净、固养灵芝。当下手,暗修完功行,不许人知。隐密藏机蓄响,便须常做个玉褐怀披。泼杀无明火烛,自是心慈。忍辱得何味况,善芽生、仙佛常随。通玄妙,这真功,却是无为。

寒涕垂颐懒不收,肯将佛法挂心头。针筒线袋也拈却,古毳从教烂坏休。

灵辰不留兮,挽者徘徊。羌若人之秉德兮,佩先训之不回。以直道事人兮,任当路之疑猜。坎壈一官兮,穷达何有於我哉。灵辰不留兮,启社塘之夜台。薤露再歌兮,亦孔之哀。

枝枝红{上艹下乐}蕊头偏,应是难禁宿雨湔。好物不扶扶恶物,已耘死草更昂然。

行年七十化,聩景亦乘时。日近尤为崇,雷轰尚弗知。顾多居士病,赖有宁馨儿。若得都无听,唯哦见赠诗。

阴阴乔木交,竦竦修竹翠。黄花与丹实,夹路何琐细。是辰雨新足,支策问田事。一感孤征鸿,泪落衣襟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