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谒皇甫曾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
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

作品评述

《山中谒皇甫曾》是一首唐代诗词,作者是朱放。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
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朱放在山中探访皇甫曾的经历,以及他对这个山的惊喜与感慨。诗人寻找皇甫曾的足迹,走到山中,却发现自己已经走到尽头,但他并不气馁,反而笑着进入了白云之间。他感叹不明白为何其他人都不会来这座山上,不了解这座山的美景与魅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寻找皇甫曾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景色的赞美和对人们忽视山中美景的感慨。首句“寻源路已尽,笑入白云间”,表达了诗人在寻找皇甫曾的过程中,虽然没有找到目标,却仍然乐观豁达地融入了山中的白云之间,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二句“不解乘轺客,那知有此山”,表达了诗人对其他人对这座山的无知和忽视的惋惜。乘轺客指的是富贵人家乘坐轿车而来的客人,暗示了他们只注重舒适和享受,对山中的美景缺乏关注。诗人感叹,这些人不了解这座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令他感到惋惜。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山中的探访经历和对山中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们忽视自然美景的思考和感慨。这首诗通过山水景色的描绘,传递出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浮躁和功利的批判。

作者介绍

朱放,字长通,襄州人。隐于越之剡溪,嗣曹王臯镇江西,辟节度参谋。贞元初,召为拾遗,不就。诗一卷。

诗词推荐

庾岭梅花暖,贤侯惠爱深。精神虽满腹,抚字亦劳心。九转竟难遇,二毛何遽侵。伤哉东逝水,无复大江阴。

且看双放更双收,有底欢声有底愁。一切圣贤如电拂,大千沙界海中沤。

山榴逼砌栽,山火一团开。尽日风兼雨,春渠拥作堆。

长夏暑候浊,云火高巑岏。岂徒肌骨烦,木卷川流乾。新居得南斋,楹槛稍虚宽。森罗对草树,晓暮清阴寒,汛扫布几簟,气体粗可安。图书虽非多,迹足备览观。圣贤述事业,细大无不完。高出万古表,远穷四海端。於中苟得趣,自可忘寝餐。况今有道世,谷禄正可干。朂哉二三子,及时

宦情牢落年将暮,病假联绵日渐深。被老相催虽白首,与春无分未甘心。闲停茶碗从容语,醉把花枝取次吟。劳动故人庞阁老,提鱼携酒远相寻。

尘缨脱得片时闲,未见弥天释道安。薜荔半崖双屐齿,沧浪何日一纶竿。地能容膝皆堪处,心对回光未易看。试问老僧安底事,不知人世有悲欢。

星纪吴开国,云司汉望郎。新陪豹尾乘,便袭虎头囊。竹箭分兵契,钟官办使装。苑莺留祖席,江鹤避归樯。世往高台露,春馀野径香。欲知民乐意,讼树接维桑。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如将白云,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乔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万彙竞摇落,临高伤旅魂。惊飚无定响,寒日有馀昏。路转平台苑,天降覆盎门。惓惓心未已,曷月报君恩。

东园嘹嘹山剥剥,有鸟晨饥啄霜木。天寒虫豸得几何,爪觜披猖良为腹。华堂蝙蝠添毛衣,飞蚁净尽何处归。海山野鹤亦有饥,饥绝不向人前飞。

别业抛离水国,失身堕在糟丘。莫笑草泥郭索,策勋作醉乡侯。

字字真真幻幻心,讲毡须体美中箴。分明示我猪龙训,剪刷成他鸾鹄襟。

蓝水警尘梦,夜吟开草堂。月临山霭薄,松滴露花香。诗外真风远,人间静兴长。明朝访禅侣,更上翠微房。

闻道云间陆士龙,钓台绝顶啸清风。却将半掬催诗雨,洒入山村作岁丰。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和吹度穹旻,虚徐接建寅。不辞加一岁,唯喜到三春。燎照云烟好,幡悬井邑新。祯祥应北极,调燮验平津。树欲含迟日,山将退旧尘。兰萎残此夜,竹爆和诸邻。祝寿思明圣,驱傩看鬼神。团圆多少辈,眠寝独劳筋。茜旆犹双节,雕盘又五辛。何当平贼后,归作自由身。

即今三伏尽,尚自在临邛。归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

女伴朝来说,知君欲弃捐。懒梳明镜下,羞到画堂前。有泪沾脂粉,无情理管弦。不知将巧笑,更遣向谁怜。

楼台百万装成,花木四时罗列。从渠眼底江山,欠我诗中风月。

公已归为玉局仙,茂林乔木自苍然。乡时寓客共千载,今日新堂恰百年。铁画银钩三大字,金章玉局一佳篇。远烦几似真双美,后世应知两并贤。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