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山中友人

清修二师持远徒,麻衣草座深山居。
心如莲花不着水,身似孤云行太虚。
记得茅堂明月夕,同汲寒泉煮白石。
多年不见拟相寻,秋风落叶迷行迹。

作品评述

《寄山中友人》是宋代释文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修二师持远徒,
麻衣草座深山居。
心如莲花不着水,
身似孤云行太虚。
记得茅堂明月夕,
同汲寒泉煮白石。
多年不见拟相寻,
秋风落叶迷行迹。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文珦寄给山中友人的情景。诗人以清修的心态,拜师学道,带着远徒深居于山中的麻衣庵。他的内心如莲花一般清净,不受尘世的纷扰所动摇;他的身体则像孤云一样自在地行走于太虚之间。诗人回忆起茅堂中明亮的月夜,与友人一同汲取寒泉水来煮白石,这是他们共同的经历。多年未曾见面,他计划相约一同寻找彼此的行踪,可秋风吹落的落叶却迷失了他们的足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清修之心和深山隐居的生活。诗人用心如莲花、身似孤云的比喻,表达了他对内心平静和自由自在行走的追求。茅堂明月夜的描绘,给人以宁静和恬淡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修行的美好时光。然而,多年不见后的秋风落叶却使他们的相聚成为了迷失的行踪,增添了一丝惆怅和遗憾。

整首诗以自然、淡泊的语言风格,表达了诗人对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思念。它通过对清修心境和友情的描绘,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时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远离尘嚣的情感倾向。这首诗词以简约的表达和深远的意境,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内心自在的生活哲学,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作者介绍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三卷。

诗词推荐

别时庭户正秋清,划见园林翠织成。吴下余思频刮目,渭阳子岂遂忘情。堤间飞盖分垂柳,水面浮舟约半萍。乘兴时来共清话,相望能隔几牛鸣。

日长天气,深深庭院,又是春愁滋味。池边昨夜雨兼风,战红杏、余香乱坠。阴阴亭榭,暖烟轻柳,万缕黄金窣地。一双新燕却重来,但暗把、罗巾掩泪。

我生篾拘束,萍梗堕游宦。迟暮齿发落,归来岁已晏。□□一纪前,罢官避谗讪。故人为买地,诛茅偃岩涧。忍饥苦不坚,浪出蹈忧患。缪遭千骑拥,云贵阅万甲擐。亦尝排九阊,稍纳小臣谏。途穷事已去,运尽泪空潸。狼虎瓷吞噬,鬼蜮肆亵嫚。岂料全性命,复此莳葵苋。坏屋如敝衣,随

雪尽深林出异芬,枯松槁槲乱纷纷。此中恐是兰花处,未许行人着意闻。

武皇金辂辗香尘,每岁朝元及此辰。光动泉心初浴日,气蒸山腹总成春。讴歌已入云韶曲,词赋方归侍从臣。瑞霭朝朝犹望幸,天教赤县有诗人。

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泉本至清谁曰盗,溪虽可染却名愚。一夫作难随倾覆,千古青山独受污。

我歌乱以归来篇,君笑骑驴孟浩然。君有风云须得地,我无历日不知年。君贪觞咏盟泉石,我愿朝廷泰地天。君去登畿春浩浩,我归受幣女娟娟。

故庐元负郭。爱树色参差,湖光渺漠。楼危万山落。俯阑干十二,享单檐飞角。花娇柳弱。映轻黄、浅黛依约。与沙鸥、共结新盟,伴我醉眠醒酌。萧散云根石上,沦茗松泉,注书芸阁。莺窥燕幕。檐外竹、圃中药。念耕烟钓雪,已成活计,一任风波自恶。但无心、万事由天,梦中更乐。

粗疏犊鼻却闲身,莫道吾家北院贫。自是江湖钓竿手,不妨烟水却知人。

鹭鹚立雪非同色,镜裹色空谁间隔。不是青黄黑白红,上下东西及南北。

业霄逸韵祥烟渺。摇金翠、玲珑三岛。地控全吴,山横旧楚春来早。千里断云芳草。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铁瓮城头,一声画角吹残照。带夜潮来到。

谢公蕴风流,诗作鲍照语。丝虫萦草纸,笔力挟风雨。万里投谏书,石交化豺虎。世方用贤髦,先成泉下土。

七宝池中堪下钓。八功德水烟波渺。池底金沙齐布了。羡鱼鸟。周回旋绕为阶道。白鹤孔雀鹦鹉噪。弥陀接引毫光照。不是修行何得到。一般好。西方净土无烦恼。

花篮果担更噭呼,巾{左巾右篝去竹}绚烂车骑都。民多逐末少重本,神岂护短仍凭愚。厥初捧楬土与木,继以刀割俄香涂。垂旒绝类河求弁,照乘得匪龙献珠。尝闻邺令沉巫妪,未必顾劭资髯奴。阮瞻著论现变怪,罗支送客逢揶揄。纷纷诛贿及编户,往往求福于朽株。酒肉如山鼓笛譟,尘飞

闻道周公子,今春过许州。百年看野史,双鬓托孤舟。风土青山古,英雄怜火秋。岂无遗白泪,相对话江鸥。

古剡溪头寄短椽,山阴胜韵更谁传。似闻昨夜高轩过,人怪儒衣住檐肩。

名山长表冠东南,一柱屹然天与参。玉府从来通六六,金扃宁竟锁三三。千岩深处标驯虎,万乘当时幸秣骖。抚掌酌泉观舞翠,清忠□咏□高谈。

寻致争不致争,既言定先言定。论至诚俺至诚,你薄幸谁薄幸?岂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忘义多应当罪名!海神庙见有他为证,似王魁负桂英,碜可可海誓山盟。绣带里难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个年少书生。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翫。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