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灊阁

一溪清泻百山重,风物能留邴曼容。
後夜肯思幽兴极,月明孤影伴寒松。

作品评述

诗词:《别灊阁》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一溪清泻百山重,
风物能留邴曼容。
後夜肯思幽兴极,
月明孤影伴寒松。

中文译文:
一条溪水清澈地流淌,百座山峦层叠重叠。
景色使人感受到宁静与美丽。
深夜里,我愿意思考最幽静的情感,
明亮的月光下,孤独的影子陪伴寒松。

诗意和赏析:
《别灊阁》是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写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溪水、山峦、风物、月光和寒松,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诗的第一句“一溪清泻百山重”,展现了一条清澈的溪水从重重山峦间流淌而过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接着,诗句“风物能留邴曼容”传递出自然景物能够使人心灵留下深刻印象的意境,邴曼容指的是邴山的美丽景色,邴山为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

第三句“後夜肯思幽兴极”,表达了作者在深夜里愿意思考和回味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兴趣。这句诗透露出作者对幽静和内省的向往,对内在世界的探索和思考。

最后一句“月明孤影伴寒松”,通过描绘明亮的月光下,孤独的影子与寒松相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月光和寒松成为了作者心灵的伴侣,共同承载着他的情感和思绪。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诗中融入了对清幽、孤寂和思考的追求,表达了王安石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内心世界。同时,他以独特的意象和写景手法,使得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人的内心世界的交融。

作者介绍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推荐

罗绮山前捲旆风,夜游车马画中。落梅已恨青春减,投辖那忧碧酒空。座上精明唯定国,眼中耐久只元同。勤呼为惜莲灯烂,多病犹贪芋火红。

学易不识日月魂,盲人展转误铜盆。分阴分阳发天秘,羲文孔子同一门。头童习之老鬅鬙,熙熙未梦春台登。一朝索得乾坤蕴,岂但潜龙及履冰。与君细评宝花纷,只恐鬼神潜听闻。

潇洒云中鹤,容与水边鸥。缑山仙客,飘然曾约此中留。更有骑鲸公子,相与翱翔八极,凛凛气横秋。明月楼头宴,樽俎好诗流。思往事,增逸兴,唤仙舟。谁能拘束,尘埃堆里蹙昏眸。拟附星槎直上,十二玉京绛阙,高处且嬉游。回首视人世,天地一沙洲。

真乐攻心无奈何,自行自坐自讴歌。云收净天千无滓,月朗渊澄水不波。更把新诗勾野兴,时将浊酒发天和。傍人笑我荒唐甚,真乐攻心无奈何。

当道纷豺虎,逢人说象龙。一时馀砥柱。何处见霜钟。诸子方嗤点,吾行未缺供。大方同一笑,鹏鷃}各舂容。

天孙嬾困地云机,却倩月姊看残丝。玉兔偷将乞风伯,和机失却天未知。风伯得丝那解织,未尝躬桑那解惜。掀髯一笑戏一吹,散入寒空收不得。晓来翠岭莹无痕,片云忽裂落岭根。须臾吹作万缕银,乃是天丝不是云。远山成练不曾卷,近林成纱未经翦。坐看斜飞拂面来,分明是丝寻不见。

千里空携一影来,白头更着乱蝉催。书生身世今如此,倚遍周家十二槐。

树似新亭岸,沙如龙尾湾。犹言吟溟浦,应有落帆归。

不落因果,突出野狐。人心似铁,官法如炉。不昧因果,得脱野狐。

家世相传逢掖衣,如今结果亦随时。二三子遂舍瑟作,七十翁方扶杖嬉。野老忧晴妨宝穑,社人怕雨湿灵旗。遥知铃阁无歌管,一点青灯照董帷。

不共众山同,岧峣出迥空。几层高鸟外,万仞一楼中。水落难归地,云篱便逐风。唯应霄汉客,绝顶路方通。

青娥埋没此江滨,江树飕飗惨暮云。文字在碑碑已堕,波涛辜负色丝文。

肩舆又作带星还,骑气遥瞻晚度关。已觉胜游同梦里,不知秀色尚眉间。鞭鲸浪欲浮沧海,卖鹤犹堪买好山。几日褰衣扣黄阁,云腴重试鹧鸪斑。

已闻人舍地,结构旧基平。一面湖光白,邻家竹影清。应难寻辇道,空说是王城。谁信兴亡迹,今来有磬声。

摆脱人间名利韁,湖山深处事韬藏。要知晦里真消息,养取灵台一点光。

湘竹初封植,卢生此考槃。久持霜节苦,新托露根难。等度须当砌,疏稠要满阑。买怜分薄俸,栽称作闲官。叶翦蓝罗碎,茎抽玉琯端。几声清淅沥,一簇绿檀栾。未夜青岚入,先秋白露团。拂肩摇翡翠,熨手弄琅玕.韵透窗风起,阴铺砌月残。炎天闻觉冷,窄地见疑宽。梢动胜摇扇,枝低

松枯石老冻云垂,到此虚空渐觉低。脚力尽时清兴远,与谁携手上天梯。

八方无处著瞿昙,百合中间寄一龛。满挹酒浆供里北,平量风月借和南。腰如可折岂徒五,涎若果流何待三。更喜小窗能就拱,夜寒江静著山函。

南幰衔恩去,东夷泛海行。天遥辞上国,水尽到孤城。已变炎凉气,仍愁浩淼程。云涛不可极,来往见双旌。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