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垂杨得地,在楼台侧畔,无人攀折。
不似津亭舟紧处,只伴客愁离别。
丝过摇金,带铺新翠,雅称莺调舌。
芳筵相映,最宜斜挂残月。
却得连日春寒,未教轻滚,一片庭前雪。
应恨张郎今老去,难比风流时节。
醉眼浑醒,愁眉都展,舞困腰肢怯。
有时微笑,把伊绾个双结。

作品评述

诗词中文译文:

垂杨依靠着地,生长在楼台旁边,无人攀折。
不像江亭上的船,那里拥挤不堪,只有客人忧愁离别。
细如丝絮的阳光透过垂杨的树叶随风摇动,带来了嫩翠的颜色,美称啼莺婉转的歌声。
芳香的食品与映照的酒杯相辉映,最宜斜挂在残月的上方。
可是持续的春寒天气,使得这些雪片轻柔地滚动起来,堆积在庭院前。这时应该感到惋惜,因为张郎变老了,不再比得上早年风流的时候。
醉醺醺的眼神清醒,愁眉脱去所有的忧虑,舞姿疲惫、腰肢懦弱。
有时微笑,将头发合并成一束,扎成双结。

诗意和赏析:《念奴娇》这首诗以描写景物的方式表达了诗人的情思和心境。诗人以垂杨作为题材,描绘了垂杨在楼台旁生长的情景,通过对垂杨摇曳的描绘,展现了其婉约的美感。诗人接着以“津亭舟紧处”对比垂杨的静谧,表达出离别之苦。在描写雅致的芳宴和残月的美景之后,诗人突然转换语境,描述了连续的春寒和庭前的雪景,暗示了时光流转与人事变迁。最后,诗人以自身和他人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展示了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伤之情。整首诗以对外在景物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情绪和思考,形式独特,意境深远,充满了离愁别绪和时光的流转之感,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章谦亨,字牧叔,湖州(今属浙江)人。理宗绍定间知铅山县。嘉熙三年(一二三九)爲浙东提刑,兼知衢州。清同治《湖州府志》卷七一有传。今录诗八首。

诗词推荐

思皇多士,扬于王庭。钟鼓乐之,肃雝和鸣。威备抑抑,既安且宁。天子万寿,永观厥成。

念奴娇

堤上残风雪,桥边盛酒楼。据鞍衰意尽,倚槛艳歌留。海月开金监,河冰卧玉碗。当年洛阳醉,偏忆董糟丘。

念奴娇

只嫌湫隘近城居,无着名山万卷书。不道八荒皆我宇,独於此处认吾庐。

念奴娇

君家舍人公,世谓王杨作。谁知所传授,白首终林壑。至今有源流,泾渭分清浊。岂比世上儿,风姿矜濯濯。

念奴娇

万古波心寺,金山名目新。天多剩得月,地少不生尘。过橹妨僧定,惊涛溅佛身。谁言张处士,题后更无人。

念奴娇

悲满千里心,日暖南山石。不谒承明庐,老作平原客。四时别家庙,三年去乡国。旅歌屡弹铗,归问时裂帛。

念奴娇

赏心佳处,登临地、千古人人都说。何况江天来雪望,添得十分奇绝。倚遍栏干,下窥寒镜,照我容颜拙。举头惊笑,问天今是何节。天外矗矗琼山,溶溶银海,上下光相接。年去岁来频览为,何事今朝浑别。坐蹴云茵,横牵绡幕,玉女来铺设。公余多暇,正堪同此风月。

念奴娇

红绡千树桃,雪谷万株李,柘叶青青如鼠耳。横山渡品浪成堆,认得刘郎般子来。物情时事不须说,且喜新岁同衔杯。少年鼻哂轻流俗,敛锐收豪今碌碌。敝裘常带客尘缁,双鬓不如春草绿。东风吹愁入我心,使我啸叹成悲吟。问君底事久留此,曷不联镳归故林。

念奴娇

古锦囊开两轴书,宸奎腾采动山墟。能令使者分王命,相见中兴似国初。九鼎可为宗社重,万年谁谓草茅疏。袭藏何但专家宝,汗简他年或作诸。

念奴娇

憔悴牵牛病雨些,凋零木槿怯风斜。道边篱落聊遮眼,白白红红匾豆花。

念奴娇

莫辞还作吏,且喜速回车。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遥想清溪畔,幽人得自如。

念奴娇

一鸟启北燕,飞来向西蜀。单栖剑们上,独舞蜗山足。嗝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群凤从之游,伺之何所欲。答言寒乡子,飘飘万徐里。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羽刑毛衣短,关山

念奴娇

水浅鱼争跃,花深鸟竞啼。春光看欲尽,判却醉如泥。

念奴娇

方城古称险,远在豫州南。近岁汙莱辟,新民秦晋参。当官诚近厚,获谴说无惭。但惜墙阴竹,归辕几日骖。

念奴娇

麻姑古貌上仙才,谪向莲峰管玉台。瑞气染衣金液启,香烟映面紫文开。孤云尽日方离洞,双鹤移时只有苔。深夜寂寥存想歇,月天时下草堂来。

念奴娇

饮蝉惊雨落高槐,山蚁移将入石阶。若使秦楼美人见,还应一为拔金钗。

念奴娇

陋巷何须叹一瓢,朱门能守亦寥寥。衲衣先世曾调鼎,野褐家声本珥貂。若悟死生均露电,未应富贵胜渔樵。千年回首俱陈迹,不向杯中何处消?

念奴娇

未解连轩赋鲍昭,且陪茫荡醉东皋。初非日浴身原洁,何待天冲志已高。羽服便能随羽扇,霜翎正合伴霜毛。使君今是徐州守,会宴云龙乐且遨。

念奴娇

负薪行唱路迢迢。几朵梅花担上挑。风正紧,雪初飘。曲中犹自忆前

念奴娇

曹侯辍耕,学于上国。进士起家,为吏有绩。虽窭人子,孔武且硕。我惠我威,养我好子。我勤我暇,不借吏史。虎暴人境,肆作机穽。侯曰彻之,病在乎政。惟此戾虫,乃与政通。风林岑蔚,征夫不逢。我作颂声,与民歌之。不诬方将,俾勿磨之。

念奴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