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周元吉省中新竹

青士何年下大荒,羽仪禁省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後,出林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暑,剩供先生格外凉。

作品评述

《和周元吉省中新竹》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青年才子的形象,以及他在禁省中的生活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士何年下大荒,
羽仪禁省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
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後,
出林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暑,
剩供先生格外凉。

中文译文:
青年才子何时踏上辽阔的荒野,
他的仪态在禁省中犹如一道墙。
华丽的衣带半脱下来,像娟娟玉一样,
粉色的脸颊上新涂抹着清晨的霜。

带着雨水,他小酌了三天,
走出林间时,突然发现一枝新芽生长。
今年的秋闰月,为了抵御酷暑,
留给先生的酒剩下来格外凉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青年才子的形象为主线,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的风采和生活情景。诗中的“青士”指的是年轻有才华的士人,他在禁省中的仪态高贵,犹如一道墙,显示出他的威严和自信。

诗中的“锦绷”指的是华丽的衣带,半脱下来的衣带象征着他的闲适和优雅。而“娟娟玉”则形容他的容颜美丽如玉。粉色的脸颊上涂抹着清晨的霜,表现出他清新的形象和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他在林间小酌三天后的情景。带着雨水,他走出林间,忽然发现一枝新芽生长,这象征着他的希望和成长。最后两句表达了今年的秋闰月格外凉爽,为了给先生留下一份清凉,抵御酷暑。

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青年才子的风采和生活情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生的敬意和祝福。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杨万里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才华横溢的写作能力。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前年十月间,胡兵满大梁。小臣阻天对,血涕夜霑裳。去年十月间,左省谪征商。扁舟归无处,江浙俱豺狼。今年十月间,叛卒起南方。官兵且二万,一旦忽已亡。一身幸无责,奉亲走穷荒。天宇如许大,八口无处藏。空山四十日,画饼诳饥肠。朅来古招提,和气霭修廊。迎门有禅伯,梵行

潦水似讥酒浅,秋云如妒蟾明。幽人闻雁若闻莺。更长端有意,菊晚近无情。诗学笑中偷换,烛花醉里频倾。罗衣迥立可怜生。五湖虽好在,客意欲登瀛。

天宝太白殁,六义已消歇。大哉国风本,丧而王泽竭。先生今复生,斯文信难缺。下笔证兴亡,陈词备风骨。高秋数奏琴,澄潭一轮月。谁作采诗官,忍之不挥发。

高楼欲暮花含烟,嫣红落粉愁无眠。含羞起舞银烛前,玉纤轻抹鸳鸯弦。鸳鸯弦,凤凰曲。移妾心,置君腹。

莫谓南枝能放花,傍分北秀亦堪夸。黄梅不用争高下,草本传来共一家。

知时润物最关心,不作珠帘暮卷吟。龙过惊回欹枕梦,檐声点点是商霖。

问高城铁*,缘底事、净妖氛。道霜落长安,元**令,万骑云屯。人人知自有用,望金汤、直上撼乾坤。海陆鲸*掀舞,秋风怒卷孤豚。将军。却恐炽灾熏。玉石到俱焚。便立马城头,扶伤*病,不侈奇动。区区莹蜂螳臂,算从今、都合□平吞。一片旌旗闲暇,梦魂常绕*门。

澡灌新宜白毡巾,睡余臞面涤昏尘。三薰衣润乘沉麝,一沃汤柔和芷辛。衰发任从清镜脱,壮心不逐故书陈。清平孤闷将何事,燕坐移时定谷神。

泛水浅红荷十里,蔽云浓绿木千章。旁无俗子山居巷,中有臞仙一瓣香。今夕还知是何夕,吾乡终胜似他乡。双凫便合青冥上,笑看儿孙乐未央。

洗山川穹石,削空蹲苍城。一清屹万古,何物相与形。步涉贪深游,往往神所兵。立斋立千仞,天地鉴清声。平平溯龙准,不见猿鸟惊。斯道今泬寥,斯人世重轻。擎天只柱健,此嘱谁堪膺。

古也忧婚嫁,君能乐性肠。长男栖月宇,少女炫霓裳。问尔餐霞处,春山芝桂旁。鹤前飞九转,壶里驻三光。与我开龙峤,披云静药堂。胡麻兼藻绿,石髓隔花香。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窅然高象外,宁不傲羲皇。

月到中天云划开,断桥幻出玉楼台。夜深一鹤掠舟过,疑是坡仙赤壁来。

北地无暄候,不知冬与春。朝来原上草,忽见一丛新。能乱行边思,浑迷望里神。天涯三月暮,犹作未归人。

子猷犹爱竹,爱竹意已疏。著脚踏危机,肉相元未除。要识竹情性,顾我求其初。是中傥虚明,处处我与居。公侯胸中竹,不受富贵锄。平生对此君,意足不愿余。炎天憩斯亭,洒洒凉风诸。凉风不可招,招得还踌躇。悠然忽相会,我知还似渠。明朝有公事,此意当何如。

马有千里足,所愿百里程。马心自为计,安用终日行。何人志四方,欲买千金轻。吾弟有俊才,见事心眼明。二年坐北部,万口传佳声。谈笑顽狡伏,何曾用敲榜。艰难得铜虎,洗眼长淮清。民事不足为,但当食鱼烹。负重贵余力,过饱多伤生。不见大路马,垂头畏繁缨。

终日泥行足半胝,中桥望见已多时。一篙不得风漪力,早被青帘圣得知。

林庐寄幽旷,墟落但烟霏。泽葵依废井,秋瓜生故篱。左右皆鹿场,水鸟终夜飞。我来岁云久,似与世相违。读书不闻道,聊复自娱嬉。浊酒虽不多,酌之亦忘饥。仲父虽云仁,树塞犹见非。小人固有分,俭陋乃其宜。原思坐鸣琴,允也百世师。

湘水似伊水,湘人非故人。登临独无语,风柳自摇春。

扁舟一叶破涟漪,九曲穷时山更奇。唤取谪仙来著句,平章佳处要清诗。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