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元约三年。
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与议,坚索之去。
今失于一农夫,常常寄声,或片纸数字问讯。
仙源有感,遂和其韵
破靥盈盈巧笑,举杯滟滟迎逢。
慧心端有谢娘风。
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
别恨彩笺虽寄,清歌浅酌难同。
梦回楚馆雨云空。
相思春暮,愁满绿芜中。

作品评述

《临江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长卿。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临江仙

元约三年,文卿不忍舍主,
In the third year of Yuan Yao, Lord Wenqing couldn't bear to leave his master,
厥母不容与议,坚索之去。
His mother did not allow discussion and insisted on his departure.

今失于一农夫,常常寄声,
Now lost among the common farmers, he frequently sends his voice,
或片纸数字问讯。
Sometimes he sends messages on scraps of paper to inquire about each other.

仙源有感,遂和其韵破靥盈盈巧笑,
The immortal source has been moved and thus he composes with its rhyme,
举杯滟滟迎逢。
Raising his cup, sparkling and clear, to welcome the encounter.

慧心端有谢娘风。
His wise heart is filled with the fragrance of Lady Xie.

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
Candlelight, fragrant mist, delicate and blushing face,
别恨彩笺虽寄,清歌浅酌难同。
Parting sorrow, though expressed in colorful letters, cannot be compared to a clear song and a light drink.

梦回楚馆雨云空。
Dreaming of returning to Chu Mansion, rain and clouds fill the emptiness.

相思春暮,愁满绿芜中。
Yearning in the late spring, sorrow fills the green fields.

这首诗词描绘了主人公文卿在离开家乡后的遭遇和内心的思念之情。文卿不愿离开自己的主人,但是他的母亲不允许他留下来。他如今失落于一个农夫的身份,经常通过书信来与家人联系。仙源(指诗中的仙人)感受到了他的情感,因此与他一起创作了这首诗词,表达了他的思念之情。

诗中描绘了仙人与主人公举杯相迎的场景,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喜悦和对仙源的敬仰。诗中还提到了主人公心中的谢娘风,表达了他对某位女性的思念之情。

最后几句诗词中,描绘了主人公对家乡和过去的回忆,以及他在春天里对家乡的思念和愁苦之情。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宋代诗词的典型风格和意境。

作者介绍

赵长卿号仙源居士。江西南丰人。宋代著名词人。 宋宗室,居南丰。生平事迹不详,曾赴漕试,约宋宁宗嘉定末前后在世。从作品中可知他少时孤洁,厌恶王族豪奢的生活,后辞帝京,纵游山水,居于江南,遁世隐居,过着清贫的生活。他同情百姓,友善乡邻,常作词呈乡人。晚年孤寂消沉。《四库提要》云:“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

赵长卿的文学成就

  赵长卿词作甚多,远师南唐,近承晏、欧,模仿张先、柳永,颇得其精髓,能在艳冶中复具清幽之致,为柳派一大作家。词风婉约,“文词通俗,善抒情爱”,颇具特色,耐读性强,享誉南宋词坛。多为咏颂风物之作,也间有讥时诮世、况己喻人的篇章,均清新活泼,自然天成。 著有词集《惜香乐府》10卷。毛晋刻入《宋六十名家词》中。最早是由乡贡进士刘泽整理编集,并以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及总词、贺生辰、补遗类编,厘为十卷。《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有评论。《全宋词》录有其词339首,为宋代词人现存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明代毛晋云:长卿的词“方之徽宗”,“响出云霄矣。”

赵长卿的生卒年考

  唐圭璋的《两宋词人时代先后考》把赵长卿排在北宋末期的词人中,生卒年均不可知。但在《惜香乐府》第三卷末尾有一段附录,记张孝祥死后临乩事。考张孝祥卒于南宋乾道五年(1169),那时赵长卿还在世作词,可知他是南宋初期人。有学者对赵长卿所处的具体时代进行了基本的考证,得出他的生活年代大约在北宋末南宋初,即徽宗(1101-1125)、钦宗(1126-1127)朝,南宋高宗(1127-1162)及孝宗(1162-1189)朝前半期,周邦彦、李清照同期稍后,辛弃疾之前。

诗词推荐

来问维摩室,因参不二门。一龛间日月,方丈别乾坤。风落岩花暖,雨晴山鸟喧。何当分半席,默坐听潺湲。

闲适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闲适

二诗简澹扫秾华,作者几无以复加。璧十五城方定价,桃三千岁一开花。选骚意度卑唐体,晋宋文章让谢家。莫道老夫今耄矣,平章此事不应差。

闲适

红旗破贼非吾事,黄纸除书无我名。唯共嵩阳刘处士,围棋赌酒到天明。

闲适

西畴前日尘作雾,南村今日波生路。云子从来疏广文,冲雨学稼当辞勤。农言秧好殊胜麦,其如绿针未堪吃。吾生十指不拈泥,毛锥便得傲蓑衣。只愿边头长无事,扡耒耕云且吾志。不愁官马送还官,借牛骑归不用鞍。

闲适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闲适

十日花时九雨风,年年百五病愁中。春寒不禁香箦火,红归青烟忆汉宫。

闲适

西来山尽处,始见蓟州城。地拱三门峻,天回一面平。人烟多戍卒,市语杂番声。回首松亭道,秋风几日程。

闲适

巨塔列名题,诗心亦罕齐。除官京下阙,乞假海门西。别席侵残漏,归程避战鼙。关遥秦雁断,家近瘴云低。候马春风馆,迎船晓月溪。帝京须早入,莫被刺桐迷。

闲适

齿德人皆仰,诗书老更耽。福兼鸿范五,瑞集凤雏三。岁月供陶写,江湖人笑谈。流芳钟四叶,兰玉俨相参。

闲适

巫山凌太清,岧峣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峰入鸟道,深谷泻猿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闲适

落日长风吹碛昏,荒村寒月动篱门。江潮枕上悲心壮,山鬼灯前夜语繁。乱后客身犹万里,斗间云气望中原。欲添春水随行李,更听渔歌起钓。

闲适

醒来山月高,孤枕群书里。酒渴漫思茶,山童呼不起。

闲适

成王小心似文武,周召何妨略不同。不须要出我门下,实用人材即至公。

闲适

四大容仪,三田灵秀,炼成九转丹砂。虚无自在,以道作生涯。净土祥光瑞彩,玲珑贯、天外烟霞。冲和处,乌飞兔走,同运紫河车。真仙开妙趣,菩提佛果,一理无差。指玉清境界,此际何赊。伫听金书紫诏,人间事、元没交加。当归去,庆霄高会,风景向谁夸。

闲适

鬓雾鬟云襯脸红,嫣然一笑倚春风。直疑倾国倾城魄,聚入此花颜色中。

闲适

名画不复生,古魂埋地底。技能无所发,骋巧崭岩里。纤纤扫苍林,坡岸分迤逦。近可笔发窥,远若风霾起。遂令众画师,一点不可毁。我今会石家,饮酒酒复美。虽不见绿珠,见此差可喜。愁逢暴谑人,渍墨书不已。

闲适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闲适

昔有二道士,学道隐此山。一觉径超诣,脱屣遗人寰。石影未灭没,半出林峦间。空山以名存,高踪那能攀。下有可人翁,老去双鬓斑。天涯蹇行足,日暮倦鸟还。神交藐千古,试为问丸丹。

闲适

抱璞而居,其谁别玉。乔君不献,自尊两足。窥其狱户,视其邑庭。吏无重糈,民有颂声。提平如砥,持廉如水。观其中,公清有余。相其貌,固凡人耳。

闲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