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读山谷老境五十六翁之句作六十二翁吟

三百里湖水接天,六十二翁身刺船。
饭足便休慵念禄,丹成不服怕登仙。
胸中浩浩了无物,世上纷纷徒可怜。
但有青钱沽白酒,犹堪醉倒落梅前。

作品评述

《偶读山谷老境五十六翁之句作六十二翁吟》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百里湖水接天,
六十二翁身刺船。
饭足便休慵念禄,
丹成不服怕登仙。
胸中浩浩了无物,
世上纷纷徒可怜。
但有青钱沽白酒,
犹堪醉倒落梅前。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山谷老境中的五十六翁(指年老的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通过描绘湖水、刺船、饭食、丹药、胸中的空虚以及青钱和白酒等元素,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句“三百里湖水接天”描绘了广阔的湖泊景象,给人以壮丽的感觉。接着,“六十二翁身刺船”表达了老人艰辛的劳作和坚持不懈的精神。诗中提到“饭足便休慵念禄”,表明老人已经满足于物质生活,不再追求功名利禄。而“丹成不服怕登仙”则表达了老人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但又有所顾虑。

接下来的两句“胸中浩浩了无物,世上纷纷徒可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对世俗纷扰的无奈。最后两句“但有青钱沽白酒,犹堪醉倒落梅前”则表现了老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满足,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老人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作者通过对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对比,呈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人情世故的矛盾情感。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陆游独特的思想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城角巍栏见海涯,春风帘幕暖飘花。云烟断处沧波阔,一簇楼台十万家。

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左凶右炎}豪。赤胶脆折乳马健,汉野秋穟黄云高。驱先老尩伏壮黠,裹以山壑鬼莫招。烽台屹屹百丈起,但报平安摇桔槔。喜闻羸师入吾地,主将踴跃士惰骄。神锋前挥拥胜势,横阵立敌俱奔逃。不知饵牵落槛穽,一麾发伏如惊飙。重围八面良难度。相顾无路

诏书夜下走风雷,清晓州门拜敕回。天上六龙归禁阙,人间一雨到根荄。江边时日将舒柳,雪后春光欲到梅。白首放臣随众喜,故儿深酌手中杯。

高下横斜薄又浓,破窗疏户苦相攻。莫言造物浑无意,好丑都来失旧容。

水从照亭来,荡澜涵秋净。楼台阚空渺,倒影入明镜。溪山久寂寥,胜游谁与并。新月生暮寒,讴歌发渔艇。

金行秋令。白帝朱宣。司正五雉。歌庸九川。执文之德。对越彼天。介以福祉。君子万年。

我读晁子诗,十语九慨伤。长川日夜逝,鬓发空苍浪。君家出世学,无生亦无亡。乡谓法幢立,何乃槁木僵起灭不满笑,古来共揪行。岂其捏目华,解翳海印光。我酒愧薄薄,未能暖愁肠。申以春风芽,一沦万虑忘。慧刀傥未割,会且掀禅床。锦里有逢迎,谨避舍盖堂。居然足音跫,好在故

日薄花房绽,风和麦浪轻。夜来微雨洗郊坰。正是一年春好、近清明。已改煎茶火,犹调入粥饧。使君高会有余清。此乐无声无味、最难名。

山前邻叟去纷纷,独强衰羸爱杜门。渐觉一家看冷落,地炉生火自温存。甘心七十且酣歌,自算平生幸已多。不似香山白居士,晚将心地著禅魔。乌纱巾上是青天,检束酬知四十年。谁料平生臂鹰手,挑灯自送佛前钱。

足濯长江万里流,手提三尺龙泉游。胸中一片英雄气,生不杀奸死不休。

春到梅梢日自和,动人芳气不须多。清肌瘦骨如冰玉,瘴雾那能柰子何。

晓廏,塞翁一笑欲何如。西郊或有閒迎送,却向东家借蹇驴。

纷敷北轩植,移劚来中园。微雨一飘洒,咄咄芽蕊繁。轻黄吐双蕉,寸碧罗丛萱。更怜二棕榈,远结蜀土根。清风落檐楹,翼羽何翻翻。惟此松竹姿,洒然出尘昏。众芳自争妍,正性中独存。愿秉岁寒操,翠色蔼君轩。

五百云霞侣,同胞生佛家。不贪三昧酒,共驾一乘车。猿馈霜余果,僧烹粥后茶。我来无供养,唯读妙莲华。

天教微雨净纤埃,重我登临一度来。山姓尚随轩帝号,诗龛谁继谪仙才。云扶缝节中天起,地拔青莲四面开。鳌禁半生真浪迹,不知乡国是蓬莱。

从此无期见,柴门对雪开。二毛逢世难,万恨掩泉台。返照空堂夕,孤城吊客回。汉家偏访道,犹畏鹤书来。

苍崖观出日,依稀自扶桑。初如浴咸池,苍苍或凉凉。渐若宾阳谷,赫赫复煌煌。海滨升霞彩,贯地万丈长。摄提御天衢,一照明万方。不愿发五色,不必呈九光。无用现重轮,无贵珥青黄。吾心愿吾君,盛德如朝阳。照临冒下土,威名烛无疆。不复迭而微,常进炽而昌。蚁行理虽切,丸跳

孰是文之用,兹其道所藏。典谟书浑浑,晁董策洋洋。唐宋建长策,韩欧蹈大方。过庭诗礼次,归更议其将。

莫言白雪少人听,高调都难称俗情。不是楚词询宋玉,巴歌犹掩绕梁声。

前日远别离,昨日生白发。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常恐百虫鸣,使我芳草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