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淳熙甲辰中春精舍閒居戏作武夷棹歌十首呈诸同游相与一笑(其六)》
拼音和注音
wǔ qū shān gāo yún qì shēn , zhǎng shí yān yǔ àn píng lí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烟雨:(名)像烟雾那样的细雨:~濛濛。
云气:稀薄游动的云。
高云:高云gāoyún高度超过五、六千米的云。能透出云后蓝天和太阳的光辉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五曲山高云气深,长时烟雨暗平林。
林间有客无人识,欸乃声中万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