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秋风吹雨过南楼,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侍儿闲自理空侯。

作品评述

《立秋》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夏云英。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风吹雨过南楼,
一夜新凉是立秋。
宝鸭香消沉火冷,
侍儿闲自理空侯。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景象。秋风吹过南楼,夜晚的凉意宣告着立秋的到来。宝鸭的香气散去,火炉冷却,侍儿们闲散自在,主人却孤独无助。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立秋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寂寞之情。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夏天的炎热逐渐消退,天气转凉,景色变得清爽宜人。然而,诗中的南楼却显得冷落,宝鸭的香气散去,火炉冷却,主人孤独地守在空荡荡的空侯之中。这种景象与立秋时节的温暖和活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助。

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物象的变化,将自己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相联系,以此表达内心的感受。这种抒发内心情感的手法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传统之一。诗人夏云英巧妙地运用了这种手法,通过对立秋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融入其中,使读者在阅读诗词时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体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立秋》通过对立秋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夏云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之情。诗人以自然景象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与外部环境相联结,以此触发读者的共鸣。这种情感交融的手法使得诗词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和意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诗词推荐

阴房鬼火青,白日亦寂寞。自非旷士怀,居人莽牢落。

老屋幽深静掩门,四围多有古碑存。庭前黄叶无人归,留得秋风在树根。

嫩蝶怜芳抱新蕊,泣露枝枝滴夭泪。粉窗香咽颓晓云,锦堆花密藏春睡。恋屏孔雀摇金尾,莺舌分明呼婢子。冰洞寒龙半匣水,一双商鸾逐烟起。

上阳宫阙翠华归,百辟伤心序汉仪。昆岳有炎琼玉碎,洛川无竹凤凰饥。须簪白笔匡明主,莫许黄扁瓜博少师。惆怅宸居远于日,长吁空摘鬓边丝。

我与释迦老子,有不共戴天之雠。今日为什麽烧香礼拜,不是冤家不聚头。

禅室绳床在翠微,松间荷笠一僧归。磬声寂历宜秋夜,手冷灯前自衲衣。

肸肸神皋迥,銮舆晓驻时。天连双凤阙,地近九龙池。日月开黄道,云霞翊画旂。泽随阳德布,春满万年枝。

骨清年少眼如冰,凤羽参差五色层。天上麒麟时一下,人间不独有徐陵。

名园佳卉剧堪怜,玉褪香消倍黯然。旖旎不禁含雨堕,轻扬无奈逐风颠。汉宫憔悴悲颜色,韦曲萧条感岁年。春去春来如有限,试将圆缺问婵娟。

震泽匆匆过,胥塘渐渐来。风高多罨岸,船侧屡翻杯。积草摊渔网,疎林聚客桅。景逢宜急写,句过恐难裁。

九月三吴树叶红,闽中浑未觉秋风。上人忽动乡关念,对客莫辞途路穷。白发岂无诸老在?青山还与旧时同。到家检点经行处,应喜庭松雨露浓。

天意将垂象,神龟出负图。五方行有配,八卦义宁孤。作瑞旌君德,披文协帝谟。乘流喜得路,逢圣幸存躯。莲叶池通泛,桃花水自浮。还寻九江去,安肯曳泥途。

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长歌紫芝秀,高卧白云浮。朝野光尘绝,榛芜年貌秋。一朝驱驷马,连辔入龙楼。昔遁高皇去,今从太子游。行藏惟圣节,福祸在人谋。卒能匡惠帝,岂不赖留侯。事随年代远,名与图籍留。平生钦淳德,慷慨景前修。蚌蛤伺阴兔,蛟龙望斗牛。无嗟异飞伏,同气

昨梦黄粱半熟,立谈白璧一双。惊鹿要须野草,鸣鸥本愿秋江。

叶公所好者,熟已识头角。一日真物来,骇汗沛且渥。我初见韩子,蜿蜒喷雷雹。子复蛟龙文,气象不可捉。畏怀但惊顾,得与前事较。

凤城春色晚,龙禁早晖通。旧火收槐燧,馀寒入桂宫。莺啼正隐叶,鸡斗始开笼。蔼蔼瑶山满,仙歌始乐风。

君诗悟入已多年,信手拈来总自然。静似幽人居在谷,勇如壮士起临边。波澜收卷虽余地,光艳发舒终属天。笑我饥吟空白首,乱蛩衰草晚风蝉。

诸妹欲归囊褚单,值我薄宦多艰难。为吏受赇恐得罪,啜菽饮水终无懽。永怀遂休一夜梦,谁与少缓百忧端。古人择婿求过寡,取妇岂为谋饥寒。

当年鸡犬白云中,屋角榴花带露浓。洞口只今无处觅,唯馀碧水绕青榕。

新绿池塘,一两点、荷花微雨。人正静,桐阴竹影,半侵庭户。欹枕未圆蝴蝶梦,隔窗时听幽禽语。卷沙帏、随意理琴丝,黄金缕。鲛绡扇,轻轻举。龙涎饼,微微炷。向水晶宫里,坐消襻暑。剥啄谁敲棋子响,莺儿林里惊飞去。最好是、活水沦新茶,醒春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