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漫兴八首(其三)》
拼音和注音
gǔ rén yǐ wǎng jù tūn shēng , yǎn dǐ cí rén zòng fù hé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吞声:吞声tūnshēng[darenotcryout;gulpdownone'ssobs]不敢出声,特指哭泣不敢出声。
古人:泛指前人,以区别于当世的人。
眼底:眼底yǎndǐ∶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rightbeforeone’seyes]∶眼前;眼里登楼一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已往:1.以前的生活;从前:今天的农村跟~大不一样了。2.以后。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古人已往俱吞声,眼底辞人纵复横。
何处衣冠无大历,即论台阁胜西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