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八首

不识字却识字,合识字却不识字。
石田恁麽判断,且道意在於何。
万人争仰处,一箭落双雕。

作品评述

《偈颂六十八首》是宋代释法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深邃的诗意,让人在细细品读中领悟到其意境。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不识字却识字,
合识字却不识字。
石田恁麽判断,
且道意在於何。
万人争仰处,
一箭落双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人们对知识的不同态度和理解。首先,诗中提到了一个不识字却识字的人,这可能指的是一个没有受过正式教育的普通人,但他却有一种能够理解和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相反,合识字的人却不能真正理解字的内涵和意义。

接下来的两句"石田恁麽判断,且道意在於何"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情况的疑问。作者以石田(这里指的是岳飞)的判断为例,质疑合识字的人是否真正能够理解字中的意义所在。通过这种质疑,作者希望引起读者对于知识与智慧的思考。

最后两句"万人争仰处,一箭落双雕"则以形象生动的比喻来强调真正有智慧的人在人群中的独特性和卓越能力。在众多人争相崇拜的场合,智者却能够一箭射中两只雕鸟,显示出他们与众不同的见识和智慧。

总体而言,《偈颂六十八首》以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通过对知识与智慧的对比,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学问和价值观的思考。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智慧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更在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领悟。

诗词推荐

断桥流水两无期,残日轻云处处疑。乞与行人自沽酒,满旗风雨豆花篱。

东明九芝盖。北烛五云车。飘飖入倒景。出没上烟霞。春泉下玉溜。青鸟向金华。汉帝看桃核。齐侯问枣花。上元应送酒。同来访蔡家。

梓人一笑白云乡,杞桂森森遇豫章。闻道周公绳墨在,天庭谁此遇明堂。

为人能了自家身,千万人中有一人。难用知如未知说,在乎行兴不行分。该通始谓才中秀,杰出方名席上珍。善恶一何相去远,也由资性出由勤。

红尘紫陌春来早。晚市烟光好。灯发万枝莲,华月光中,天净开蓬岛。老人旧日曾年少。年少还须老。今夕在天涯,烛影星桥,也似长安道。

子规声裹半晴阴,百丈牵行岸草深。挟雨倒回风有力,避山横转水无心。人於熟处难为别,酒到离边不标斟。渔叟底知如许事,櫂歌穿入暮烟林。

穷冬伏枕何人问?栎下先生寄我诗。远问只愁身便死,怜才几见泪沾颐。吟成梁甫徒增慨,老遇钟期不厌迟。冰雪溪头扶病起,为君珍重夕阳时!

宋兴古刹今长干,灵曜喜殿荒檀栾。二泉相望弃不渫,西泉尚絫三石盘。其流散漫为沮洳,稍集小砾生微澜。车泉土梗久蔽塞,穿治乃见甃甓完。道人慈哀波及远,沟荡两取合土山。山前灌输各自足,辘轳罢转井口闲。取遥比甘觉近美,与旧争冽知新寒。爞爞夏秋百源乾。抱瓮复道愁蹒跚。

天上粉云如扫。放小楼清晓。古今何处想风流,最潇洒、龙山帽。人似年华易老。且芳樽频倒。西风于我更多情,露金靥、篱边笑。

乃翁能继辋川吟,零落传家得至今。贫贱莫量陈孺子,与人千古作知音。

欲识真人千古心,疗饥独有杏成林。岂无世上閒桃李,要使人从实行寻。

长乐昏岚著地凝,程乡毒雾噀人腥。吾诗不是南征集,只合标题作瘴经。

天阔衔江雨,冥冥上客衣。潭清鱼可数,沙晚雁争飞。川谷留云气,鹈鹕傍钓矶。飘零江海客,欹侧一帆归。

先生老作宜州鬼,谁与一瓯注深汤。至今捧看双井碗,犹带是翁书传香。

灵鹫高华夜吐云,山凹指点旧家坟。千秋名教吾谁愧,愧读羲之誓墓文。

一路入岚堆,还惊禹凿开。林无恶兽住,岩有好泉来。云阵藏雷去,山根到海回。莫辞登绝顶,南望即天台。

虏骑塞东津,迍邅困此身。足伤方复步,牙痛又摇龈。忍见胡尘暗,俄惊岁事新。龙钟三十九,碌碌度青春。

赫赫翼祖,受命于天。德迈三代,威加八埏。陟配上帝,明社告虔。流光垂裕,于万斯年。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洞春豪杰士,妙笔出怪奇。写就大宛根,可怪不可{扌棄}。此手岂易得,此手难再携。敢将有声画,博君无声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