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时斋

力学竞分阴,俄惊岁月深。
岂为科举地,自遂读书心。
名教有余乐,尘埃不可寻。
肯同碌碌者,白首尚籯金。

作品评述

《郑氏时斋》是宋代薛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和追求,以及对传统学问和功名的看法。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力学竞分阴,俄惊岁月深。
岂为科举地,自遂读书心。
名教有余乐,尘埃不可寻。
肯同碌碌者,白首尚籯金。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探讨人生的奋斗和追求,以及对功名利禄的态度。诗词开篇以"力学竞分阴"的形象描绘了作者生活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感受到时间的飞逝,岁月的深沉。"力学竞分阴"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深。

接着,诗词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反思。"岂为科举地,自遂读书心"表明作者并不追求功名地位,而是专注于自己的读书之志。作者认为科举制度并非真正衡量一个人学问和才华的标准。

诗词中提到"名教有余乐,尘埃不可寻",表达了作者对真正的学问和人生价值的追求。"名教"指的是传统的学问和道德教育,作者认为只有在这种教育的基础上,才能获得真正的乐趣和满足感。而"尘埃"则象征着功名和物质的浮躁,难以追求到真正的价值。

最后两句诗"肯同碌碌者,白首尚籯金"表明作者不愿意与平庸无为的人为伍。"白首尚籯金"意味着作者宁愿白发苍苍而不愿追逐虚荣和金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真理和追求卓越的坚持。

《郑氏时斋》这首诗词通过对人生追求、功名利禄以及学问价值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和真正的人生意义的追求。同时,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象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

作者介绍

薛嵎(一二一二~?),字宾日,小名峡,小字仲止,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四十五(《宝祐四年登科录》)。官长溪簿(清干隆《福建通志》卷二六《职官志》)。有《云泉诗》。 薛嵎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邑人见说渐相安,更把西山作样看。有人社民行志易,不宽不猛得中难。设施新法须明允,掩盖前愆莫纠弹。便作真王何用假,安排旗鼓即斋坛。

苍生未苏息,谁与任安危。腾蹋里千里,栖迟尚一枝。谩劳男子志,空忆太平时。读罢君诗句,愁端愈上眉。

建礼通华省,含香直紫宸。静闻铜史漏,暗识桂宫春。滴沥疑将绝,清泠发更新。寒声临雁沼,疏韵应鸡人。迥入千门彻,行催五夜频。高台闲自听,非是驻征轮。

湖海三年客,妻孥四壁居。饥寒应不免,疾病又何如。日夜思归切,平生作计疏。愁来仍酒醒,不忍读家书。

灵媛乘秋发,仙装警夜催。月光窥欲渡,河色辨应来。机石天文写,针楼御赏开。窃观栖鸟至,疑向鹊桥回。

回首春风逞少年,厌闻人说旧因缘。而今恨不逢班辈,说著儿时在眼前。

尚记春归日,锦绣裹江城。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鱼鸟自飞自跃。红紫谁开谁落。天运渺无声。四序镇如此,当富复亭亭。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竞传元已天气,别是一般清。便引郑郊溱洧。不道孔门沂泗。大道掌如平。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

僧舍生涯只且然,养他行者不须钱。龙潭莫问僧参得,吹灭灯时各自眠。

往年群玉顶,典领偶然同。我去如廷秀,君来似放翁。同聃驾牛出,鲁叟感麟逢。纵有招魂些,谁为寄浙中。

云林入清深,禅房坐萧爽。澄泉洁余习,高鸟唤长往。我无元豹姿,漫有紫霞想。回首山中云,灵芝日应长。

王子宾仙去,飘飖笙鹤飞。徒闻沧海变,不见白云归。天路何其远,人间此会稀。空歌日云幕,霜月渐微微。

判得身煨炉,歌铭尚尔为。可怜蝉脱蜕,还许豹留皮。剡水归来棹,柯山看断棋。平生独心处,临卷费相思。

二十余年看访道,经游万水千山。明师未遇肯安闲。几度拈香一瓣。幸遇至人说破,虚无妙用循环。工夫只在片时间。遍体神光灿烂。

露寒烟冷不胜秋,红叶黄红总是愁。拟趁登临倩新雁,为传书札到青楼。

役役人间世,齐头四十年。读书虽未已,作事亦徒然。宦业蕉中鹿,生涯叶底蝉。愿逢时务好,一榻醉时眠。

洞庭湖上清秋月,月皎湖宽万顷霜。玉碗深沈潭底白,金杯细碎浪头光。寒惊乌鹊离巢噪,冷射蛟螭换窟藏。更忆瑶台逢此夜,水晶宫殿挹琼浆。

不容巴国恋深仁,使节朝驰诏墨新。山水两川奇胜地,典刑三晋老成人。使星正自临东井,卿月元来照紫宸。自是皋陶多迈种,归毘舜德咏臣邻。

卫霍勋名李杜才,才过四十也心灰。俗尘趁少便披拂,诗料空多难剪裁。时事谩提眉便皱,家怀未说眼先开。朱帘更倩梅香挂,要放银蟾入座来。

幽林转阴崖,鸟道人迹绝。许君栖隐地,唯有太古雪。人间黄屋贵,物外只自洁。尚厌一瓢喧,重负宁所屑,降衷均义禀,汩利忘智决。得陇又望蜀,有齐安用薛?干戈几蛮触,宇宙日流血。鲁连蹈东海,夷齐采薇蕨。至今阳城山,衡华两丘垤。古人不可作,百念肝肺热。浩歌北风前,悠悠

一岁一归宁,凉天数骑行。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纵猎旗风卷,听笳帐月生。新鸿引寒色,回日满京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