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马盘沙

故里何人起卧龙,飘然琴剑只西东。
马头忽与长安近,又听三茅观里钟。

作品评述

《税马盘沙》是苏泂创作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故乡有何人像孤雄,飘逸的琴剑东西往来。马儿的头忽然接近长安城,又听到三茅观里的钟声。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位孤雄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游历的心境。诗中的马儿象征着旅途中的不断接近长安城的迹象,而三茅观里的钟声则是彰显岁月流转、时光变迁的象征。

赏析:
《税马盘沙》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一种旅途中的心境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主人公被形容为"孤雄",这一形象既有豪迈的气魄,又有孤独的寂寞感。作者以飘逸的琴剑形容他的往来,表达了他在旅途中的自由奔放和追求。马头忽然接近长安,暗示着主人公即将抵达目的地,而三茅观的钟声则象征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叹。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旅途中的心情和故乡之思,在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长安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长安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表现出主人公旅途中的豪迈和孤独,以及岁月流转的感慨。整首诗意味深长、意境优美,展示了苏泂独特的诗词才华。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通处灵犀一点真。堪随紫橐步红茵,个中自是神仙住,花作帘栊玉作人。偏淡静,最尖新。等闲舞雪振歌尘。若教宋玉尊前见,应笑襄王梦里寻。

裂繻无路学西游,衡木为扉恋一丘。阮籍自多回辙泪,虞卿长有著书愁。江边客素沈惊鲤,海上机心失故鸥。借问骚人才几许,莫因鶗鴃枉悲秋。

楚岸梅香半入依,冻云银铄晓光飞。遥应便面逢人处,走马章街失路归。

吴为无道。封豕长蛇。以食上国。欲有天下。政从楚起。寡君出自草泽。使来告急。

浪痕自记岑彭□,冈势云依陆抗城。

连岁遭饥馑,人无籴米钱。今秋好行路,到处说丰年。村酒新篘浊,溪鱼出网鲜。黄花留客醉,况近竹林边。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灵种飞来鹤顶红,谁云九转有仙功。广庭曾侍东风宴,留得霞杯照晚丛。

笔下无非幼妇辞,胸中端拟效安期。我生只许拜遗像,不见先生无恙时。

不到峰前寺,空来渭上村。此亭聊可喜,修径岂辞扪。谷映朱栏秀,山含古木尊。路穷惊石断,林缺见河奔。马困嘶青草,僧留荐晚飧。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共看山下稻,凉叶晚翻翻。

天外青鸾不复归,萧萧短发日成丝。寒梅不管人憔悴,故著新花满旧枝。

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寒蟾千里夜如书,新雁一声天欲秋。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岚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浔。倾国美人妖艳远,凿山良冶铸炉深。凌波莫惜临妆面,莹锷当期出匣心。应是蛟龙长不去,若耶秋水尚沈沈。

七十衰翁双鬓杭,每遇花时拚醉倒。今年只是去年花,故宫何似今吾老。空中日月笼中鸟,万古贤愚尘一窖。寻思世事总浮云,断送一生唯有酒。

歌扇向陵开,齐行奠玉杯。舞时飞燕列,梦里片云来。月色空馀恨,松声暮更哀。谁怜未死妾,掩袂下铜台。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樽酒前陈,欲举不能。感念畴昔,气结心冤。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无欺,秉烛夜游。昏期在房,蟋蟀登当。伐丝比簧,庶水忧伤。忧来如丝,纷不可治。纶山布谷,欲出无岐。炯炯若穴,萤萤莫绝。无言不疾,鼠思泣血。霜落颿飘,鸦栖无巢。毛羽单薄,雌伏雄号。缘子素缨,洒扫中

少年相款老相逢,乡举虽同遇不同。我已位尘三事后,君方名列五科中。荣登莫计名高下,宦达须由善始终。若到乡关人见问,为言归思满秋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