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买陂塘旋载杨柳,眼中已办归务。
柳成修干莲成实,均沐老天恩雨。
怜小渚。
敢气象侵陵,海上神仙屿。
神仙有语。
任涓滴蹄涔,茫洋鲸浪,各自适归趣。
星星鬓,镜里衰容如许。
西风又动商吕。
九原宋玉悲何及,付与短歌长句。
瓢泛醑。
纵不到箕山,也是曾通谱。
由今视古。
看昼锦堂前,霜天老月,千载照韩圃。

作品评述

《摸鱼子·买陂塘旋载杨柳》是元代许有壬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买了陂塘,载满了摇曳的杨柳,
眼中已经完成了回家的事务。
柳树长成,莲花结实,
都沐浴着老天恩赐的雨水。
心怜爱的小渚。
敢有气势逼人之态,宛如海上神仙的岛屿。
神仙们有着各自的言语。
纵使涓涓细水滴落,汇入大海之中,
茫茫洋浪涌起,各自追求归宿。
星星点缀着鬓发,镜中显现出衰老的容颜。
西风再次吹动商调和律吕。
九原的宋玉悲伤何可比拟,
将其托付给短歌和长句。
以瓢泛醑酒。
即便无法到达箕山之巅,
也曾经通达过谱曲之间的情感。
从今以后审视古代,
观赏白昼中的锦堂前,
寒冷的天空中,古老的月亮,
千年来照耀着韩圃。

诗意:
《摸鱼子·买陂塘旋载杨柳》以描述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为主题。诗人通过描绘买陂塘、杨柳、柳树、莲花等自然元素,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激之情。诗中融入了对神仙、历史名人的向往和崇敬,以及对时间流转和岁月变迁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买陂塘、杨柳、柳树和莲花的生态景观,展现了丰富的自然意象。通过与自然景物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陂塘、杨柳和莲花象征着丰收和美好,而西风、商吕、九原和宋玉等则代表着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诗人以古人的悲伤和诗歌的表达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激以及对历史和艺术的思考。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借古讽今,诗人展现了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感悟。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婉约的语言风格,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入思考和内心共鸣的艺术体验。

诗词推荐

微妙家风,非空非色,卓然无去无来。超今越古,悟者免轮回。拈出长春圣境,琼花绽、铁树崔嵬。谁知觉,了翁夜半,震动九天雷。玄门真洒落,星楼月殿,愚昧难开。寥阳芝草,端的胜寒梅。方寸神机莫测,何消得、飞过蓬莱。玉霄闲客,未肯蹑苍苔。

陂塘

卓家人富颇轻财,犊鼻堪依不用媒。只似侬家贫亦好,枯桐那得凤凰来。

陂塘

片石飞来入品题,曲栏池上尔偏宜。老怀易得生欢喜,冷面相看又赋诗。

陂塘

买屋相依老翰林,满腔新意见新吟。浮云仕宦四方志,明月家山千里心。邻谊可曾分楚越,诗盟那有远何阴。老夫亦忝桐乡籍,贺厦行须曳足音。

陂塘

万杉离立翠云幢,嫋嫋稀闻晚吹香。山下行人尘扑面,谁知世界有清凉?

陂塘

食砚固可爱,砚枯还有云。先生信难说,吾事亦徒勤。岁久当消髀,研穷且断筋。不如因坠地,瘗得退之文。

陂塘

野水通池石叠台,五营无事隐雄才。松斋下马书千卷,兰舫逢人酒一杯。寒树雪晴红艳吐,远山云晓翠光来。定知别后无多日,海柳江花次第开。

陂塘

莽莽郊原带古丘,渐渐陇麦散羊牛。杏花杨柳春浓处,一片青帘慰客愁。

陂塘

地迥七杉成斗野,雨馀双练泻晴川。

陂塘

一百五十节欲近,二十四番风老时。莫因旧雨与新雨,闲却十枝并五枝。

陂塘

树上有禽啼似春,声高声下亦何心。幽人拄杖移时立,句句诗中是苦吟。

陂塘

昨日诏下去罪人,今日诏下得贤臣。进退者谁非我事,世间宠辱常纷纷。我心与世两相忘,时事虽闻如不闻。但喜今年饱饭吃,洛阳禾稼如秋云。更倾一尊歌一曲,不独忘世兼忘身。

陂塘

春衫袖窄。烛底横波溢。困倚屏风无气力。故故停歌驻拍。夜深满劝金杯。曲中偷送情来。归去十分准拟,今宵梦里阳台。

陂塘

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又是一年春事,花信到梧桐。云漠漠,水溶溶。去匆匆。客怀今夜,家在江西,身在江东。

陂塘

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厚俸将何用,闲居不可忘。明年官满后,拟买雪堆庄。主

陂塘

重重翠幛耸云端,玉殿金楼缥缈间。圣境不容凡俗到,故将飞瀑隔尘寰。

陂塘

茸茸狸帽遮梅额。金蝉罗翦胡衫窄。乘肩争看小腰身,倦态强随闲鼓笛。问称家住城东陌。欲买千金应不惜。归来困顿殢春眠,犹梦婆娑斜趁拍。

陂塘

段桥牵纸鹞,儿戏亦关心。风快应难挽,云高径欲侵。人夸无限力,身直不多金。说与须知道,明朝不似今。

陂塘

淮海同三入,枢衡过六年。庙斋兢永夕,书府会群仙。粉壁连霜曙,冰池对月圆。岁时忧里换,钟漏静中传。蓬发颜空老,松心契独全。赠言因傅说,垂训在三篇。

陂塘

归计信悠悠。归去谁留。梦随江水绕沙洲。沙上孤鸿犹笑我,萍梗飘流。与世且沈浮。要便归休。一杯消尽一生愁。傥有人来闲论事,我会摇头。

陂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