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景彝赴省宿马上

乌纱帽底青眸转,朱雀街头玉辔摇。
灯火高楼吹短笛,帘栊斜巷隘初宵。
身归兰省唯看月,心在天津欲倚桥。
枕上夜深应不寐,羡他年少酒微销。

作品评述

《次韵景彝赴省宿马上》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乌纱帽底青眸转,
朱雀街头玉辔摇。
灯火高楼吹短笛,
帘栊斜巷隘初宵。

身归兰省唯看月,
心在天津欲倚桥。
枕上夜深应不寐,
羡他年少酒微销。

中文译文:
乌纱帽下,眼眸转动,
玉辔在朱雀街上摇摆。
高楼上的灯火吹响短笛,
帘栊斜巷里,狭窄的初夜。

身体归属兰州,只看月亮,
心却在天津,想倚在桥上。
枕头上深夜里应该无法入眠,
羡慕那些年轻人,微醺的酒意消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梅尧臣心中的思乡之情。诗中通过描写乌纱帽下的眼眸转动、朱雀街上玉辔的摇摆、高楼上吹奏的短笛以及帘栊斜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身处他乡时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诗中提到作者身归兰省(指甘肃兰州),但心却在天津,暗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想倚在天津的桥上,眺望远方,但却只能在兰州凭窗看月。这种心有所属却身处他乡的矛盾心境,使作者在夜深人静时难以入眠。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年轻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的羡慕之情。作者对年少时醉酒微醺的时光感到羡慕,暗示了他年事已高,生活已经不再像年轻时那般畅快无忧。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寂静夜晚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去时光的留恋和渴望。同时,通过对年轻人生活的羡慕,也反映出作者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和对时光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涧水弯弯绕郡城,老蝉嘶作车轮声。西风吹客上马去,夕阳满川红叶明。

甘瓜朱李郢醪浓,素绠银床荫碧桐。赐第旧连丹凤阙,直庐今在未央宫。承云仙掌延年露。转蕙薰弦解愠风。此夕蓬山好逃暑,月轩清话恨难同。

黛薄红深,约掠绿鬟云腻。小鸳鸯,金翡翠,称人心。锦鳞无处传幽意,海燕兰堂春又去,隔年书,千点泪,恨难任。

见诸长喙须避,得少纤鳞便飞。为报休来近岸,有人爱汝毛衣。

行矣怨路长。惄焉伤别促。指途悲有余。临觞欢不足。我若西流水。子为东峙岳。慷慨逝言感。徘徊居情育。安得携手俱。契阔成騑服。

春云薄薄日辉辉,宫树烟深隔水飞。应为能歌系仙籍,麻姑乞与女真衣。

祝融朝日丽东天,袅袅西风紫雁前。千玉散青攒叠巘,万云流白涨晴川。

翠竹连村白沙。小*回抱一川斜。旋开幽沼听鸣蛙。樵客局边惊橘乐,黄尘门外任蜂衙。树头山色晚来佳。

巫祝呼神去,缁黄送水还。若非宿来雨,仙圣亦惭颜。

蕙光初上砌,草色已含晴。日泛钗梁艳,风开裙简轻。怜双临水坐,畏只映花行。无数梅将柳,羞人蓄笑迎。

凭高阅士剑如林,故国风流变古今。袨服云仍犹左衽,丛台休恨绿芜深。

古台平,芳草远,馆娃宫外春深。翠黛空留千载恨,教人何处相寻绮罗无复当时事,露花点滴香泪。惆怅遥天横渌水,鸳鸯对对飞起。渚莲枯,宫树老,长洲废苑萧条。想像玉人空处所,月明独上溪桥经春初败秋风起,红兰绿蕙愁死。一片风流伤心地,魂销目断西子。

作解之德,形声一兮。爰展献侑,酌则三兮。我兴有假,云胡有私。下土是冒,庶其远而。

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浮荣知是梦,轻别肯销魂。明发先晨鸟,寒栖入暝猿。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

城东移锡住城西,绿绕春波引杖藜。翡翠满身衣有异,鹭鸶通体格非低。风摇柳眼开烟小,暖逼兰芽出土齐。犹有幽深不相似,剡溪乘棹入耶溪。

现前三昧,了无向背。雪压楼台,风号松桧。

竹使羞殷荐,松龛拜夏祠。为鱼歌德后,舞羽降神时。文卫瞻如在,精灵信有期。夕阳陪醉止,塘上鸟咸迟。

景物随人也解愁,年来谖草不忘忧。薇官自缚敢辞冷,倦鸟纵归何处投。一岁又闻禾黍熟,百年惟喜甲兵休。人生佳节真难遇,莫惜重阳菊满头。

世尊三昧,金口玉音,亲付嘱紫芝检。九重城里凤衔来,再沾雨露之恩,光阐法门之盛。声前妙证,丛动群心。

撒手悬空万仞崖,方知佛祖绝梯阶。无端诸老争呈丑,未兔将身一处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