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沈周的《读盛仲规遗诗》
拼音和注音
fàn pán mù xu màn lán gān , zì xìn shū shēng gǔ xiāng h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阑干:(书)①(形)纵横错落的样子:星斗~|泪~。②同“栏杆”。
书生:书生shūshēng∶读书人白面书生∶指抄写的人
苜蓿:豆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重要牧草和绿肥。叶互生,复叶由三片小叶组成。花蝶形,呈紫色。结荚果。分布于欧洲、非洲和亚洲。古代专指紫苜蓿。现也作为紫苜蓿、南苜蓿等的统称。
自信:(动)自己相信自己:~心|重拾~。[反]自馁。
沈周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原诗
饭盘苜蓿漫阑干,自信书生骨相寒。
远落荒州悲燕幕,老收微禄笑鲇竿。
一梳坠雪方归国,万事浮云又盖棺。
灯下遗诗不堪读,读来句句与风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