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伊川歌第三

闻道黄花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偏照汉家营。

作品评述

《杂曲歌辞·伊川歌第三》是一首唐代的诗词,作者佚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听闻黄花戍,多年未解兵。
可怜闺中月,偏照汉家营。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黄花戍的士兵,长年在戍所中守卫边疆,未曾得解放。诗人同情地描述了他思念家乡的心情,并通过描绘闺中的明月,表达了士兵与家人之间的情感纽带。明月虽然遥远,但它仍然照耀着士兵所在的汉家营地,象征着家人对他的关怀和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士兵在边塞的艰辛生活和与家人的离别之苦。诗人通过抒发士兵的心声,展现了他们的孤独和忧愁。诗中的黄花戍是指黄花城,是唐代边塞的重要军事要塞之一。士兵们长年在此守卫,与家人相隔甚远,无法回家团聚。诗人通过“闺中月”来象征家乡,月亮的光辉照耀着汉家营地,寄托了士兵对家人的思念和渴望。这种温情的描绘给人一种深深的同情和感动,让读者对士兵们的辛苦和牺牲心生敬意。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士兵在戍所中的艰辛生活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士兵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和关怀,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使读者在共情中感受到士兵们的辛酸和无奈,从而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人情味和社会关怀,展示了唐代时期士兵在边塞的艰难境遇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诗人成功地表达了士兵的心声,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这种抒发人们情感的方式,使得诗歌具有了超越时空的生命力,让读者在感受士兵的悲苦与渴望的同时,也反思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总之,《杂曲歌辞·伊川歌第三》通过简洁而深入的描写,展现了唐代士兵在黄花戍的艰辛生活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家乡明月的描绘,抒发了士兵与家人之间的深情纽带。这首诗以其真实而动人的情感,引发读者对士兵们奉献和牺牲的思考,同时也让人们对家庭团聚和人性关怀产生共鸣。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向来襆被出关时,恩大身犹草芥微。仅有两生携酒送,不舅二谏得诗归。负杨临贺滔滔是,客卫将军落落稀。老接亲朋惟野服,寄声夷甫莫朝衣。

贮雪成酥饤玉盘,劝郎抄取一匙餐。金针指冷愁花冻,侍婢添香却夜寒。

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卢子不须従若士,盖公当自过曹参。羡君美玉经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蚕。犹喜大江同一味,故应千里共清甘。二虫君不见水马儿,步步逆流水。大江东流日千里,此虫趯趯长在此。君不见鷃滥堆,决起随冲风。随风一去宿何许,逆风还落蓬蒿中。二虫愚智

身在山中不见山,却因远看更孱颜。煌煌三秀如堪采,拂石眠云未忍还。

亭栏下望汉江水,浮绿无风写镜明。日脚穿云射洲影,槎头摆子出潭声。樯帆落处远乡思,砧处动时归客情。使者徘徊有佳兴,高吟不减谢宣城。

骤雨送残雪,山涧没半膝。悠悠入深溪,想复高数尺。赤土流水红,青土流水碧。寸步阻烂泥,诗眼返自德。维兹九江路,巴蜀通大驿。今事既不然,取道浮梁侧。西偏数巨港,春涨辄泛溢。无桥复无船,仆曹为予戚。老夫负胆气,动为万里役。江河淮湖间,径度无怖色。恭惟天所棐,岂不

天下无双双井黄,遗编犹作旧时香。百年人物今安在,千载功名纸半张。使我诗篇如许好,关人身事亦何尝。地炉火暖灯花喜,且只移家住醉乡。

驱车发颍川,回望失嵩少。霜气塞层空,黯澹寒日晓。原田际天平,百里见飞鸟。累累道傍丘,石兽卧衰草。不知谁氏碑,剥裂偶未倒。支离见隶字,书带汉笔妙。遗坟不可问,文彩竟何效。永年恃金石,此计久可笑。昔游已三岁,存殁伤怀抱。饱谙人世忧,安得身不老。

千里追奔两蜗角,百年得意大槐宫。空余祗夜数行墨,不见伽朵一臂风。俗眼只如当日白,我颜非复向来红。浮生不作游丝上,即在尘沙逐转蓬。

秀水先生今杰才,崎岖山径滞蓬莱。飞笺岳麓吟秋草,把酒襄阳醉腊梅。东郡政声无岂弟,南楼风月且徘徊。朝廷选用多英俊,早晚刘郎即到来。

雏鹤兼留下,单车出柳烟。三年两殊考,一日数离筵。久别湖波绿,相思岳月圆。翠萝曾隐处,定恐却求仙。

登城望西崦,数家斜照中。柴荆昼亦闭,乃有太古风。惨淡起炊烟,寂历下钓筒。土瘦麦苗短,霜重桑枝空。恐是种桃人,或有采芝翁。何当宿楼上,月明照夜舂。

柴门闽寂人少过,尽日观书口自哦。馀地不妨添竹木,放教啼鸟往来多。

自从住山来,未尝离於山。予爱山之静,山亦多予閒。閒静两相得,悠然真意存。白云乃知此,难与躁者言。

吏事纷俗语,新诗因难成。朝来见梅花,诗兴还自生。江头十日雨,云色开小晴。高山带微雪,北客眼为明。应怜此花开,与雪犹争衡。天公翦六出,未敌枝上英。萧然北窗下,冰壶看斜横。坐想南山中,晚风千树清。平生一尊酒,肯为桃李倾。幽香莫零落,送我扁舟行。

香雾回翔八景舆,帝觞邀我适华胥。戏将余沥作零雨,旋有六花飞太虚。意恐混沦凝祖气,心疑圆峤没归墟。题诗不作人间语,呵手残炉小楷书。

观象楼前奉末班,绛峰只似殿庭间。今日高楼重陪宴,雨笼衡岳是南山。

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司藏肃杀。万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逝川常东流,白日易西没。悠悠天地间,二物何飘忽。促迫于生人,绿鬓成华发。昧者不自知,终朝常汩汩。利欲沈厥身,其本已先蹷。孰若缮真性,以自固灵骨。

去时风雨客匆匆,归路霜晴水树红。一抹淡山天上下,马蹄新出浪花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