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樱笋二首

林竹抽萌不忍挑,谁家盈束伴晨樵。
箨龙似欲号无罪,食客安知惜後凋。
不愿盐梅调鼎味,姑从律吕应箫韶。
林间老死虽无用,一试冬深雪到腰。

作品评述

《食樱笋二首》是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食用樱芽笋的情景和个人感悟。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林竹抽萌不忍挑,
谁家盈束伴晨樵。
箨龙似欲号无罪,
食客安知惜後凋。
不愿盐梅调鼎味,
姑从律吕应箫韶。
林间老死虽无用,
一试冬深雪到腰。

诗意:
这首诗词以食用樱芽笋为主题,通过描绘樱芽笋的成长过程和作者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界生命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展示了作者对樱芽笋的珍视和对人们对待事物的冷漠的反思,以及对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赏析:
首句“林竹抽萌不忍挑”,表达了作者见到嫩嫩的樱芽笋,却不忍心采摘的情感。这句话中的“林竹”指的是茂密的竹林,抽萌的樱芽笋犹如新生的竹笋,作者不忍心破坏这美好的景象。

第二句“谁家盈束伴晨樵”,描绘了早晨采集樱芽笋的人们,将一束束的樱芽笋带回家中。这句话中的“伴晨樵”表现出一种平凡而朴素的生活景象,显示了人们对于樱芽笋的喜爱和重视。

第三句“箨龙似欲号无罪”,以樱芽笋为比喻,形容其形态犹如一条受到冤屈的龙,似乎要发出无辜的怒吼。这句话中的“箨龙”指的是樱芽笋的形状和姿态,以及作者对其生命力和韧性的赞叹。

第四句“食客安知惜後凋”,表达了作者对食客们的冷漠和不知珍惜的惋惜。这句话中的“後凋”指的是樱芽笋在被采摘后枯萎凋谢的状态,作者认为食客们只看到了它们作为美食的价值,却没有意识到它们也有生命和价值。

第五句“不愿盐梅调鼎味”,表达了作者不愿将樱芽笋与其他食材混合烹调的愿望。这句话中的“盐梅”指的是调味品,作者希望保留樱芽笋独特的味道和风味。

第六句“姑从律吕应箫韶”,通过对音乐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樱芽笋的赞美。这句话中的“律吕”和“箫韶”是音乐的说法,用来形容樱芽笋的美味和独特的口感。

最后两句“林间老死虽无用,一试冬深雪到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作者认为即使在林间老死,虽然看似毫无用处,但在冬天的严寒中,积雪已经堆到腰部,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短暂和无常的思考。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樱芽笋的形态和生长过程,以及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们对待事物的冷漠和不知珍惜的忧虑,以及对于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的思考。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也能体味到其中的内涵和启示。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乡里儿,桑麻郁郁禾黍肥,冬有褴襦夏有絺。兄锄弟耨妻在机,夜犬不吠开蓬扉。乡里儿,醉还饱,浊醪初熟劝翁媪。鸣鸠拂羽知年好,齐和杨花踏春草。劝年少,乐耕桑。使君为我剪荆棘,使君为我驱豺狼。林中无虎山有鹿,水底无蛟鱼有鲂。父渔子猎日归暮,月明处处舂黄粱。乡里儿,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道入袁州首问君,却方守舍有宗文。不知木落风高际,何处登临对夕曛。

人间春荡荡,帐暖香扬扬。飞光染幽红,夸娇来洞房。舞席泥金蛇,桐竹罗花床。眼逐春瞑醉,粉随泪色黄。王子下马来,曲沼鸣鸳鸯。焉知肠车转,一夕巡九方。苦风吹朔寒,沙惊秦木折。舞影逐空天,画鼓馀清节。蜀书秋信断,黑水朝波咽。娇魂从回风,死处悬乡月。杂杂胡马尘,森森

槐叶莺声两度春,笑言常恨独参辰。相过便说幽居好,别后应多秀句新。贺监湖边山作伴,若耶溪上月为隣。凉秋定扣松扉去,一舸从君理钓缗。

漫叟当年臼作樽,侑樽青嶂漫嶙峋。与君屡共山前醉,似觉清欢胜昔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天谗天谗光照户,反舌转枝啼更怒。九霄詄荡帝座高,老我此身无告诉。舍傍种园翁作邻,一方泉兮在中庭。齐民书在泉有铭,誓将团结为林坰。

中有桃源天地宽,杳然溪照武陵寒。莫言洞府无由入,试向桃看背后看。

记得追游故老家。红莲幕府在长沙。放船桥口秋随月,走马春园马氏故宫有会春园。夜踏花。思往昔,谩咨嗟。几番魂梦转天涯。葵轩老子今何在,岳麓风雩噪暮鸦。岳麓书院旁有风雩亭

丰年孔多,百礼以洽。匪极神叹,何以昭答。载酌之酒,用申其动。神具醉止,兴物交欣。

吹断笙箫春梦寒。倚楼思往事,泪偷弹。别时容易见时难。相看处,惟有玉连环。人在万重山。近来应不似,旧时颜。重门深院柳阴间。曾携手,休去倚危阑。

山间景物转流年,台上风光处处传。放目便应云梦小,凭栏平挹祝融巅。忽寻故国占天际,谁看孤舟系岸边。百感还将山下去,肯同槁木堕深禅。

山村疑有散花天,五出琼瑶忽满前。闺女传香得韩寿,宫娥濡蜡照公权。赏心共付尊中美,索笑谁为席上先。它日成阴子如豆,不堪对酒割芳鲜。

当机一句避天关,海阔山遥岂等闲。堪笑冬瓜长龙侗,翻成瓠子曲弯弯。

金气胚浑火尚流,亢阳渐已裂龟畴,沛然一雨酬精祷,暂与群黎缓隐忧。千里耕地桑犹乐土,三边鼙鼓又防秋。白头底是宽间日,款段令人羡少游。

仆仆事行役,度尽千峰顶。恣览亦云倦,困卧殊未醒。西爽俄见要,前约欲重订。结习若犹在,宁复计两胫。天际豁轻阴,溪头横短艇。摇手谢篮舆,信步蹋荒径。适意自忘远,迷途谁为詗。此翁平生意,故自略畦町。何妨一笑回,呼童催煮茗。两年已三至,我如饫五鼎。无乃大属厌,徒欲

晚节诗如白乐天,每逢元日有新篇。九胪唱第今三纪,七袠开端又一年。风雪五年怜过马,儿孙百指望归船。老身穷健无烦恼,犹倚文章卖酒钱。扶胥湾口铁山头,汗漫空为万里游。一第仅如晁济北,万诗堪继陆严州。可用老扶灵寿杖,也曾亲到结邻楼。余生无所求于世,今世何人识故侯。

洪水不为害,黎元受赐多。道尊由揖让,功大匪干戈。任上诸侯贡,贻谋五子歌。稽山千古在,宫阙倚鹾峨。

明明在下,赫赫在上。天难忱斯,不易维王。天位殷适,使不挟四方。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乃及王季,维德之行。大任有身,生此文王。维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天监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载,天作之合。在洽之阳,在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