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胡太守再次前韵复荅之(其二)》
拼音和注音
yǔ hòu rén gēng lǒng shàng mò , yuè míng quǎn fèi dòng zhōng t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犬吠:狗叫。喻小的惊扰。
后人:(名)①后代的人:前人种树,~乘凉。②子孙。
陇上:指今陕北、甘肃及其以西一带地方。
雨后:指谷雨后采制的茶叶。
中天:1.高空中。2.天运正中。有颂扬盛世之意。3.天文学上指星体由东向西运行,通过子午圈时,称为「中天」。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洞庭东西双玉峙,物外地脉相勾连。
雨后人耕陇上陌,月明犬吠洞中天。
红蒸远岫上朝日,暝入孤村生暮烟。
渔郎再到忽迷路,错比桃源道是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