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

翠蛾羞黛怯人看。
掩霜纨,泪偷弹。
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
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
画堂新构近孤山。
曲栏干,为谁安?飞絮落花,春色属明年。
欲棹小舟寻旧事,无处问,水连天。

作品评述

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赏析

  这首词作于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是苏轼早期送别词中的佳作。词中传神地描摹歌妓的口气,代她向即将由杭州调知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的僚友陈襄(字述古)表示惜别之意。此词风格柔婉却又哀而不伤,艳而不俗。作者对于歌妓的情态和心理描摹得细致入微,栩栩如生,读来令人感叹不已。

  上片描述歌妓饯别时的情景,首句表现她送别陈襄时的悲伤情态。“翠蛾”即蛾眉,借指妇女。“黛”本是一种黑色颜料,古代女子用来画眉,这里借指眉。“羞黛”为眉目含羞之态。“霜纨”指洁白如霜的纨扇。她因这次离别而伤心流泪,却又似感羞愧,怕被人知道而取笑,于是用纨扇掩面而偷偷弹泪。她强制住眼泪,压抑着情感,唱起《阳关曲》,殷勤劝陈襄且尽离尊。《阳关曲》即唐代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谱入乐府后所称,亦名《渭城曲》,用于送别场合。上阕的结三句是官妓为陈襄劝酒时的赠别之语:“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这次陈襄赴应天府任,其地为北宋之“南京”,亦可称“帝城”。她曲折地表达自己留恋之情,认为帝城虽然有如天远,但此后见天容易,再见贤太守却不易了。

  下片模写歌妓的相思之情。“画堂”当指孤山寺内与竹阁相连接的柏堂。苏诗《孤山二咏并引》云:“孤山有陈时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时已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之曰柏堂。堂与白公居易竹阁相连属。”苏轼咏柏堂诗有“忽惊华构依岩出”句,诗作于熙宁六年六月以后,可见柏堂确为“新构”,建成始一年,而且可能由陈襄支持建造的(陈襄于熙宁五年五月到任)。此宴别陈襄,自然有“楼观甫成人已去”之感。官妓想象,如果这位风浪太守不离任,或许还可同她于画堂之曲栏徘徊观眺呢!由此免不了勾起一些往事的回忆。上年春天,苏轼与陈襄等僚友曾数次游湖,吟诗作词。苏轼《有以官法酒见饷者因用前韵求述古为移厨饮湖上》诗有“游舫已妆吴榜稳,舞衫初试越罗新”;后作《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诗亦有“三月莺花付与公”之句,清人纪昀以为“此应为官妓而发”。可见当时游湖都有官妓歌舞相伴。她回忆起上年暮春时节与太守游湖的一些难忘情景,叹息“春色属明年”,下年将不会欢聚一起了。结尾处含蕴空灵而情意无穷。想象明年春日,当她再驾着小船西湖寻觅旧迹欢踪,“无处问,水连天”,情事已经渺茫,唯有倍加想念与伤心而已。

  此词上片写人,下片写景,两片之间看似无甚联系,其实上片由人及情,下片借景寓情,人与景都服从于离愁、别情的抒发,语似脱而意实联。从风格上看,此词近于婉约,感情细腻,但“天易见,见君难”、“无处问,水连天”等句,于委婉中仍透粗犷。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我有江西役,清江公所乡。放舟频下上,欲见苦参商。扁榜书皆到,流传句必香。何当仍大嚼,鼎味也先尝。

江城子

生为帝子贵,本自历数归。历属万亿年,帝五寿无期。今夕果何夕,欲颂皆赘辞。但愿王此心,无忘始生时。

江城子

黑帜游魂尚未还,列城处处受风寒。遥知鲁女悲而啸,深愧庞公遗以安。道远家人无恙否,时危身世苟全难。何时火伴并邻里,沽酒刲羊贺木兰。

江城子

太湖万穴古山骨,共结峰岚势不孤。苔径三层平木末,河流一道接墙隅。已知谷口多花药,只欠林间落狖鼯。谁侍巾鞋此游乐,里中遗老肯相呼。

江城子

往岁曾为西邑吏,惯从骆口到南秦。三时云冷多飞雪,二月山寒少有春。我思旧事犹惆怅,君作初行定苦辛。仍赖愁猿寒不叫,若闻猿叫更愁人。

江城子

少而汲汲皇皇,老犹踽踽凉凉。即今归□□□,□□起瞻四方。

江城子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晓来百念皆灰烬,倦极身无凭。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江城子

城南短李好交游,箕踞狂歌不自由。尊主庇民君有道,乐天知命我无忧。醉呼妙舞留连夜,闲作清诗断送秋。潇洒使君殊不俗,樽前容我揽须不?

江城子

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梦忆旧家,春与新恩,曾映寿阳妆额。绿裙青袂南邻伴,应怪我、精神都别。恨衰晚,春风意思,顿成羞怯。犹念横斜性格。恼和靖吟魂,自来清绝。斜傍劲松,偷倚修篁,总是岁寒相识。绿阴结子当时意,到如今、芳心消歇。小桥夜,清愁倦陪澹月。

江城子

暗檐行吟梅影瘦,午窗坐睡檀丝长。不作上下四方梦,何妨参受三峰香。

江城子

江上霜枫叶叶红,不堪摇落又西风。只愁叠鼓催船去,千里相思月满空。

江城子

山寺秋时后,僧家夏满时。清凉多古迹,几处有新诗。

江城子

生来洁白本无瑕,翦雪裁冰擅一家。堪叹俗流刚点涴,故将水墨写梅花。

江城子

翠华未可议时巡,自古安危击重臣。闻说紫岩亲督战,孰云赤壁后无人。诸公尽作鑽天令,老子重为击壤民。万里阴霾冰霰合,一通露布挽迥春。

江城子

万里朝天去。见浔阳江上,风引仙舟淮浦。到得玉阶方寸地,历历苍生辛苦。要尽活、江南一路。昼绣归来沾御渥,听邦人、箫鼓迎初度。龟与鹤,亦掀舞。前身定是磻溪吕。笑当时、八十始卜,非熊非虎。试数行年逢革卦,革命正逢汤武。真千载、风云会遇。拟向庐山招五老,诣道山、同

江城子

陌上缤纷枝上稀,多情犹解扑人衣。双成酒道迎王母,十里蒙蒙绛雪飞。

江城子

才疏政拙愧能名,黄发犹欣见老成。林壤固知聊自乐,门闾要是已堪旌。持杯潋滟千眉耸,落笔纵横四坐惊。笳鼓过君应一笑,平田两部足蛙声。

江城子

风香春暖展归程,全胜游仙入洞情。一路缘溪花覆水,不妨闲看不妨行。

江城子

自邻苍头拿短壶,兴成何必剡溪图。有给为者梅兄弟,岂易卑哉竹丈夫。宾从野情纷灿熳,山川云气上虚无。相随石鼎清如水,底用侯家暖玉炉。

江城子

柳台临新堰,楼堞相重复。窈窕凤凰姝,倾城复倾国。杏间花照灼,楼上月裴回。带娇移玉柱,含笑捧金杯。

江城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