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胜院沃洲亭

前溪夹洲後溪阔,风吹细浪龙鳞活。
孤亭一入野气深,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女萝莫翦连古枝。
当年吾叔读书处,夜夜湿萤来复去。

作品评述

《会胜院沃洲亭》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前溪夹洲後溪阔,
风吹细浪龙鳞活。
孤亭一入野气深,
松上藤萝篱上葛。
葛花葛蔓无断时,
女萝莫翦连古枝。
当年吾叔读书处,
夜夜湿萤来复去。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名为沃洲亭的景点。前溪和后溪夹着洲岛,溪水宽广,微风吹拂下,水波如龙鳞般活动。孤亭独立在野外,周围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松树上爬满了藤萝,篱笆上盛开着葛花。葛蔓茂盛,无时无刻不在生长,女萝也不要剪去连接古老枝干的藤蔓。诗人回忆起他叔叔读书的地方,夜晚常常有湿漉漉的萤火虫来回飞舞。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腻的自然景物,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前溪、后溪和洲岛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水的广阔和生机勃勃的景象。孤亭的存在增添了一份宁静和野趣,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松上的藤萝和篱笆上的葛花,展示了自然界中植物的繁茂生长,藤蔓的延续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最后,诗人回忆起叔叔读书的地方,夜晚湿漉漉的萤火虫则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线索,通过描绘细致的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同时,通过回忆叔叔读书的地方和夜晚的萤火虫,诗人也展现了对家庭和记忆的思念之情。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的诗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平生身负,风流才调。口儿里、道知张陈赵。唱新词,改难令,总知颠倒。解剧扮,能兵嗽,表里都峭。每遇著、饮席歌筵,人人尽道。可惜许老了。阎罗大伯曾教来,道人生、但不须烦恼。遇良辰,当美景,追欢买笑。剩活取百十年,只恁厮好。若限满、鬼使来追,待倩个、掩通著到。

闲想旧游都似梦,别来秦树又西东。高秋最忆樊川景,稻穗初黄柿叶红。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性禀方外正,人怜节瘦轻。持携防水潦,杀活奈山精。直以中圆称,名因义类清。若将灵寿比,未可贱书生。

邓守挽不住,眷予番久留。决非人所挽,胡不理归舟。

行计又匆匆,投西一短篷。上河平岸水,暮雨打头风。得饭已昏后,无眠到夜中。哦诗欠佳句,为报古岩翁。

碧落诸峰是碧簪,忽於平地插瑶岑。洞中定有神仙宅,玉室金堂不可寻。

黄冠初饮何人酒,径醉颓然不知久。风吹化石楚山阿,藤蔓缠身藓封口。常随白鹤亦飞去,但有衣冠同不朽。异物终为贤俊得,野老田夫岂宜有。华阴杨公香桉吏,一见遂作忘年友。日暮西垣视草归,往往对之倾数斗。大梦之间无定论,启母望夫天所诱。谷城或与子房期,西域更为陈那吼。

腐肉填鸱素,华轩载鹤身。闭关吾有谓,当路彼何人。带眼移仍数,颠毛变愈新。惟无公干誉,他味似漳滨。

难逢易别景如梭,恋恋思君可奈何。烦舍朱黄曲寻访,偶穿城市真经过。簪朋恨阻陪吟啸,文会知难听琢磨。何处恰如长对面,遇心无事便高歌。

前年吴兴雪三尺,街头十日无行迹。南山千峰蟠玉虬,太湖万顷鎔银色。腐儒冻死但长哦,男呻女吟空四壁。去年强邻窥淮淝,铁马成群来塞北,将军授钺横雕戈,雪满弓韬对勍敌。捷书夜到甘泉宫,玉靶角弓自天锡。已观积甲熊耳齐,坐觉洗兵天河窄。今年腊尽寓东瓯,地接炎方少三白。

空岩深峻可栖真,猛虎温驯异类亲。正节天师时憩此,逍遥忘返咏章新。

偃仆跳梁太自粗,从渠穷技逞揶揄。会须闻见都忘尽,看打虚空得住无。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平生复能几,一别十馀春。

趸锋摇,螳臂振,旧盟寒。恃洞庭、彭蠡狂澜。天兵小试,百蹄一饮楚江干。捷书飞上九重天。春满长安。舜山川,周礼乐,唐日月,汉衣冠。洗五州、妖气关山。已平全蜀,风行何用一泥丸。有人传喜,日边路、都护先还。词品卷五,误作元将纥石烈子仁词

三韩万里半天松,方丈蓬莱东复东。珠玉链成千岁实,冰霜吹落九秋风。酒边腷膞牙车响,座上须臾漆櫑空。新果新尝正新暑,绣衣使者念山翁。

怪底穷冬凛冽天,一枝香艳媚尊前。未应黑帝专司杀,谁道青阳独斡权。冷伴素蟾斜弄影,轻飞么凤欲相先。坐中人是王夷甫,幽韵清标两半鲜。

忆昨从戎丞相府,元瑜书檄仲宣诗。云屯骑士临边日,鱼贯降胡献捷时。史册误人悲壮志,关河回首负初期。岂知二纪身犹在,衰鬓星星老侍祠。

栎园依古寺,景物久凄凉。荆棘无人翦,亭台逐处荒。数禽栖曲沼,独犬吠空堂。惆怅梅花发,凭谁管暗香。

曹公屈指当时辈,天下英雄数使君。髀肉消来还感泣,争教汉鼎不三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