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有人不肯任情徵,大地山河发问情。
一指头端无两样,普天匝地一时明。

作品评述

诗词:《颂证道歌·证道歌》
朝代:宋代
作者:释印肃

中文译文:
有人不肯任情徵,
大地山河发问情。
一指头端无两样,
普天匝地一时明。

诗意和赏析: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人们追求证悟道理的场景。

诗中提到有些人不肯受制于自己的情感,他们积极追求真理。大地和山河好像也对这种追求心生疑问,它们融入了人们的情感,与人们一起寻找答案。

诗的下半部分描述了一个令人着迷的场景。诗人通过一句“一指头端无两样”,表达了一种超越形式的境界。在这一指之下,世间的万物都变得明亮,充满智慧。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精神,同时也暗示了超越表象的境界。通过消除个人情感的干扰,人们能够达到心灵的纯净和智慧的启迪。

这首诗词简练而深邃,以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个宏大的主题。它鼓励人们超越个人欲望,探寻真理,并以一种超越形式的境界去看待世界。这种境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智慧的开启,将带领人们走向更高的境界。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一片无为霜雪心。自然尘事不能侵。长舒云袖舞双林。九转丹砂生紫雾,一溪白玉养黄金。山侗唯恨少知音。

小泊古兰若,双槠发旧柯。山光浮夜气,柳色媚春波。僧类胡孙瘦,农师盗伯多。野人时间我,新守政如何。

江村水落富鱼虾,半属桥边卖酒家。莫讶鬓边新有雪,夜来沉醉宿芦花。

一檐晴色好相陪,可意人能几度来。便觉酒香随意动,共将书气拓尘开。有生盍作无生看,未晚何妨到晚回。安得分时皆是趣,停云归鸟亦悠哉。

鸱枭鸱枭,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畜租,予口卒瘏[1],曰予未有室家!予羽谯谯,予尾修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圣门如天不可梯,诸子欲以智取之。杏坛独立无个事,只有回愚也大奇。吾党少年子黄子,问津陋巷参颜氏。只今此事冷如浆,来年八月槐花黄。

饲养年深性已驯,攀墙上树可曾嗔。击鲜偶羡邻翁富,食淡因嫌旧主贫。蛙跳阶庭殊得意,鼠行几案若无人。篱间薄荷堪谋醉,何必区区慕细鳞。

切切秋虫万古情,灯前山鬼泪纵横。鉴湖春好无人赋,“岸夹桃花锦浪生。”

东院长廓约二更,风雷送雨正冥冥。忽看电掣金蛇过,照出青天一点青。

耳听鋗玉,目瞻熉珠。乐人周奏,们参汉图。神人来况,天地同符。亦既见帝,王心则愉。

为二花著语梁苑吟新,高阳饮散,玉容寂寞妆楼。故人应念我,折赠水晶球。不须倩、东风说与,吹箫云路,解珮江流。似天涯、邂逅相逢,低问东州。为花更醉,细_香、酒面酥浮。记桥月同看,帘风共笑,仙枕曾游。无奈乍晴还雨,江天暮、飞絮悠悠。莫先教偷取,春归满地清愁。

高枕秋风病骨轻,随銮无复起侵星。铜瓶潄井锁尘虑,舌本犹堪读道经。

老监过陈实,贤郎似窦群,共将奇句了,不许外人分。访我三竿日,萦檐一炷云。当家相见处,那此世情欣。

长林拂云根,一径绝城腹。荆扉带翠樾,斗下地愈束。清溪自南来,势抵北崖曲。清平水流漫,东去入脩竹。境幽百物遂,鱼鸟得所欲。况依仁者居,不与钩弹触。有如嘉宾至,相与娱听嘱。鸟飞鸣我傍,鱼泳出深渌。薄暮登前冈,四顾山在目。雨滋春稼繁,风动野花馥。达人乐天性,不待

楮树婆娑覆小斋,更无日影午窗开。一端能败幽人意,夜夜墙西碍月来。

度陇凌坡冒百艰,今朝又上外朝山。当车狠石通人过,交道飞萝要手攀。猿坐泬寥犹啸诧,雁惊巉绝故飞还。临风却快尘埃眼,全楚山川指顾间。

音信怪来稀。世态时情固自宜。莫比红尘儿女辈,须知。义士交情死不移。应是占花期。箫鼓东城醉玉姬。谁念书生寒屋底,伤悲。忍泪窗前

卷石之中有道存,岩岩气象峻于天。巍乎近取舜为法,早尔如群孔在前。跨六鳌头观戴极,出群龙首要承乾。圣门所重非科第,向上工夫合勉旃。

歌舞留宾意自多,华灯数问夜如何。白头病客无才思,惯卧茅檐长薜萝。

林际虹霓挂晚晴,西楼无事翠烟横。荷花半落水风远,桂子欲飘山月明。黄卷久忘尘世事,白云犹动故园情。无端最是城头角,频作凄凉塞上声。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