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乡侯灯夕六首

老去逢春尚怯寒,牛衣那得傍鳌山。
莫陪画隼行穿巾,姑对囊萤坐闭关。
昔听仙韶游帝所,今披宫锦谪尘寰。
溪村可是无风景,几点渔灯照碧湾。

作品评述

《和乡侯灯夕六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老去逢春尚怯寒,
牛衣那得傍鳌山。
莫陪画隼行穿巾,
姑对囊萤坐闭关。

昔听仙韶游帝所,
今披宫锦谪尘寰。
溪村可是无风景,
几点渔灯照碧湾。

中文译文:

年老迎春依然畏寒,
穷困之时,哪能靠近鳌山。
不要与画隼争艳,穿着朴素的巾帽,
姑娘们倚窗对着捕萤的囊篮坐下,
封闭自己的心灵世界。

曾经听过仙韶乐声在帝王宫殿中飘荡,
如今却身披宫廷锦绣,被贬离尘世。
溪村虽然没有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
但是几点渔灯照亮了碧波万顷的湾湖。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刘克庄对老去的感慨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他感到自己年老时仍然畏寒,意味着他在年老之后依然面临着艰难和困苦。牛衣那得傍鳌山,指的是作者身处贫困之中,无法接近富贵的地方,鳌山象征着荣华富贵的象征。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作者的态度和生活状态。他告诫自己不要去追求虚荣和名利,不要与画隼(指豪华的装饰)争艳,而是保持朴素的生活方式。姑娘们对着捕萤的囊篮坐下,形象地表达了作者与现实世界隔绝的心态,闭关意味着封闭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去迎合世俗的浮华。

在第三节中,作者回忆起曾经在宫廷中听到的仙韶乐声,这是一种令人陶醉的音乐,而如今他却被贬离了尘世,身披宫廷锦绣却离开了帝王的宫殿,被谪居在尘寰之间。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荣华富贵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

最后两句描述了溪村的景色。溪村虽然没有名山大川的壮丽景色,但是几点渔灯照亮了碧波万顷的湾湖,意味着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也能够找到一些美好和宁静。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安慰和启示,即在平淡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快乐。

整首诗词通过对作者自身经历和心态的描绘,表达了对现实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通过对富贵与贫困、名利与朴素、尘世与离世的对比,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于物质与精神、虚荣与朴素之间的思考和选择。他通过描绘自己的境况和感慨,表达了对年老时依然面临困苦的无奈和对过去荣华的怀念。然而,他同时也呼唤着内心的宁静和追求。最后,他通过描绘溪村的景色,表达了在平凡中寻找美好和宁静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现实境遇的思考和对内心追求的呼唤。它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虚荣和贫困的矛盾选择,以及在平凡中寻找内心宁静和美好的启示。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新符旧历。交割新年余七日。谁识春华。元住东川太守家。一年一曲。拟尽形容无可祝。愿似庭梅。长向春风伴斗魁。

殿前拜疏阅群公,献替从违各异同。陛楯诸郎自相语,白头祭酒最由衷。

苌弘血染新,含露满江滨。想得寻花径,应迷拾翠人。窗纱迎拥砌,簪玉姑成茵。天借新晴色,云饶落日春。岚光垂处合,眉黛看时嚬。愿与仙桃比,无令惹路尘。

柳幄飞绵,风池暖泛新萍。燕垒泥香,玉麟堂外春深。晴云丽日,花浓处、蜂蝶纷纷。偿春一醉,管弦声里欢声。况是清时,锦衣重到台城。故国江山,向人依旧多情。趁闲行乐,休辜负、冶叶繁英。彤庭归觐,恁时难驻前旌。

造物固多才,中有无尽字。大儿拟圭璧,小儿比盐絮。后人例蹈袭,弥复入窘步。聚星号令严,亦自警未悟。谁有五色笔,绘此天地素。好语觅不来,更待偶然遇。

雨带苍烟,须粘残雪,几年今日秋崖。梅花篱落,不减旧情怀。更觉神仙有分,一条冰、羽客官阶。朝真外,研朱点易,风露滴松钗。蓬莱。清浅未,吾将游戏,月坞云齐。已相期汗漫,鹤蜕青鞋。一念人间尘土,为雏孙、留醉茅柴。今而后,村书杂字,尽有老生涯。

枝干怪鳞皴,烟梢出涧新。屈盘高极目,苍翠远惊人。待鹤移阴过,听风落子频。青青寒木外,自与九霄邻。

一诺千金汉重臣,平生恩力报何曾。朱家不德人传美,殊愧张苍父事陵。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雨脚麻相似,禾头耳欲生。风收白痴雾,霜作上牢晴。逗晓双栖鹊,巡檐数喜声。呼儿洗尘甑,忍饿待新粳。

李卿好客天下无,日日相过惟酒徒。眼花耳热不复醉,瓶罄樽空还复酤。去年解后留君第,七日疏狂淹客途。近有新词来寄我,洒然清兴满江湖。

嵯峨崇明塔,拔地一千丈。我攀青云梯,倏到飞鸟上。微风韵金铎,初日丽银榜。维时十月交,叶脱天宇旷。群山东南奔,平川叠波浪。云间三茅峰,圜立俨相向。碧瓦浮鳞鳞,兹邑亦云壮。鸡鸣四关开,攘攘异得丧。塔中宴坐仙,怜汝在尘坱。古时登临人,今者亦何往。俯观世蜉蝣,仰叹

东风已绿瀛洲草。画楼帘卷清霜晓。清绝比湖梅。花开未满枝。长天音信断。又见南归雁。何处是离愁。长安明月楼。

贤愚譬观形,美丑不自见。医肱待三折,剑铁要百链。磨君古青铜,汰简寄明辨。一智出千愚,食芹敢忘献。

长蛇齿牙毒,谁使赤手捕。六月河破堤,捧块捍奔注。匹夫徒昭昭,天下皆慕顾。后世有至公,此计不为误。

梦里京华,忽听得、庭花遗曲。到醒来、愁满东风山屋。春事已非空结绮,晓班无分随群玉。想天涯、沦落杜秋娘,攒眉绿。谁能顾,荒芜菊。谁能问,平安竹。任时光流转,都成虚辱。无可奈何天地隘,只饶走得溪山足。但逢人、相问麦青青,何时熟。

病来知少客,谁可以为娱。日晏开门未,秋寒有酒无。自宜相慰问,何必待招呼。小疾无妨饮,还须挈一壶。

江水悠悠行路长,雁声啼月有微霜。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隐隐金钲解岸维,昏昏江日下田陂。朦胧雾里廉纎雨,妆点行人去国诗。

纸窗低下火炉边,有底直人意若便。移疾何妨闲五日,放慵犹欲醉终年。平生亲友怀天末,谈笑妻儿在目前。谁似匡庐白居士,暮年华发洛阳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