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韩仲止

昨仕京华豪未减,脱鞾不问贵游嗔。
诗家争欲推盟主,丞相差教作散人。
闭户自为千载计,入山又忍十年贫。
几思投劾从公去,背笈肩琴涧水滨。

作品评述

《寄韩仲止》是刘克庄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昨天在京城的繁华富贵并未减少,
脱下靴子不在乎贵族们的责怪。
文人们争相推举盟主地位,
丞相却让我作为散人。
我闭门自居,谋划了千载计划,
进山又忍受了十年的贫困。
曾经想过投奏弹劾离开朝廷,
却背起行囊,肩负琴曲来到溪水边。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文人的心境和行动。诗人在京城曾有过富贵的生活,但他选择脱离这种生活,不再追逐权势和名利。诗人看到诗人们争夺盟主之位,但丞相却劝他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散人。他决定闭门思过,默默谋划了许久的计划。尽管在山中度过了贫困的岁月,他仍然坚定地选择了离开朝廷的道路。他背起行囊,肩负着心爱的琴曲,离开尘世,来到了溪水边,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刘克庄对名利权势的淡漠和追求内心自由的态度。他选择了离开繁华的京城,摒弃了富贵的生活,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他对诗人们争夺盟主地位的描写,暗示了文人圈内的权力斗争和虚荣心的盛行,而诗人自己却选择了超然的境地。他闭户自居,思考了千载计划,表达了他的独立思考和追求真理的决心。最后,他背起行囊,肩负着琴曲,向着溪水边走去,象征着他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旅程。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由和超脱尘世的心境,传递了一种追求内心真实和远离功名利禄的理念。它呈现了宋代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也反映了刘克庄个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斜阳留照有余红。烟霭淡冥_。麦陇青摇一望,前山翠失双峰。高台徙倚。松飘逸韵,梅减冰容。俯视尘寰如掌,翩然我欲乘风。

漠漠复溶溶,乘春任所从。映林初展叶,触石未成峰。旭日消寒翠,晴烟点净容。霏微将似灭,深浅又如重。薄彩临溪散,轻阴带雨浓。空馀负樵者,岭上自相逢。

孰视空堂竟不言,故应知我未天全。肯来傅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脱屣不妨眠粪屋,流澌争看浴冰川。士廉岂识桃椎妙,妄意称量未必然。

塞北虏郊随手破,山东贼垒掉鞭收。乌孙公主归秦地,白马将军入潞州。剑拔青鳞蛇尾活,弦抨赤羽火星流。须知鸟目犹难漏,纵有天狼岂足忧。画角三声刁斗晓,清商一部管弦秋。他时麟阁图勋业,更合何人居上头。

房深户密。不放朝寒入。睡起就床梳洗毕。背坐半窗红日。衣香易冷频烧。琴弦正紧慵调。望断山中人信,几多春到梅梢。

爱酒扬子云,家世一区宅。校书登天禄,落拓聊寓迹。彼视汉公卿,何啻相什百。著书效周易,人笑玄尚白。傥非桓谭辈,诋诮谁与惜。

天子欲宽南顾忧,绣衣曾是旧人求。山川不改元负采,父老能言昔政猷。襦裤疲民应枕奠,纪纲新度觉钱流。年灵一种同天地,雨露何偏十四州。

小市西兴渡,年来一再行。花开方淑景,木落又寒声。云破日还晦,潮回江未平。壮年曾试险,迟莫敢轻生。

长沙今十日,曾未及湘山。旧疾痁频作,方炉火自跧。风高知木脱,雨细念梅斑。飘泊方兹始,林园未遽还。

料合同惆怅,花残酒亦残。醉心忘老易,醒眼别春难。独出虽慵懒,相逢定喜欢。还携小蛮去,试觅老刘看。

一封驰奏效嵩呼,清跸何时返故都?只道建炎巡狩礼,谁知故事自祥符!

谩阅人间五十年,年来道远思悠然。一心可使乾坤位,五性元钟父母全。为己工夫浑间断,满头岁月浪推迁。更无益友相扶植,平地羊肠仆白颠。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昔闻诗可驱痁疾,今日诗人疾自婴。势似边兵鏖未解,根同野草划还生。能蠲热障惟山色,解洗烦襟只涧声。溪友祝君如虎健,督僧栽种课奴耕。

世上贪鄙夫,纷纷如蔓草。荣华能几时,风霜不足扫。美人如黄金,百链色愈好。用舍无益损,此理须辨早。

一片灵台月,圆明适中规。谁知相对者,曾悟未磨时。去垢元来净,观空了不疑。水边閒独立,照见白须眉。

一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蹋院门尘。

佳人卧病动经秋,帘幕褴縿不挂钩。四体强扶藤夹膝,双鬟慵插玉搔头。花颜有幸君王问,药饵无征待诏愁。惆怅近来消瘦尽,泪珠时傍枕函流。

尚记少年场,英英兀老苍。鄂不齐挺秀,兰茁竟摧芳。老尽凌云气,悲成捉月狂。若人奇且折,此事费平章。

天南人去二三月,小苑花飞五六枝。孤阁自开巢乳燕,疏帘不卷驻游丝。园蔬未作愁中供,芳草还虚梦里诗。最忆东邻夜吹笛,一声遥在月明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