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张镃的《偶书(其三)》
拼音和注音
sì rú liào qiào chūn chū jǐng , bù zuò xiāo tiáo suì mù xī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作:不兴起;不兴盛。不耕作;不写作。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
岁暮:1.岁末,一年将终时。2.喻人的晚年。
萧条:(形)寂寞冷落,没有生气:经济~。[近]萧索。[反]繁华。
料峭:(书)(形)形容微寒:春寒~。[近]凛冽。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原诗
清晓啁啾响众禽,共忻暄色上穹林。
巳如料峭春初景,不作萧条岁暮心。
堆径尚看桐叶在,绕篱那顾菊丛深。
秦正嘉月将何祝,长寿新芽当酒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