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舟中作)

好风浮。
晚雨收。
林叶阴阴映鹢舟。
斜阳明倚楼。
黯凝眸。
忆旧游。
艇子扁舟来莫愁。
石城风浪秋。

作品评述

《长相思(舟中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周邦彦。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好风浮。
晚雨收。
林叶阴阴映鹢舟。
斜阳明倚楼。
黯凝眸。
忆旧游。
艇子扁舟来莫愁。
石城风浪秋。

诗意:
这首诗以舟中之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感叹着美好的风景和宜人的微风,晚雨已经停歇,林叶阴阴地映照在鹢舟上。斜阳明媚地倚靠在楼上,诗人的眼神黯淡凝重。他回忆起往日的游历,艇子扁舟的到来使他不再忧愁。石城的风浪在秋天里起伏不定。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故乡和往日游历的思念之情。诗人运用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出淡淡的忧愁和哀愁之情。

诗中的"好风浮"和"晚雨收"描绘了一个宜人的天气,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林叶阴阴映鹢舟"和"斜阳明倚楼"则表现出诗人所处的环境,给人以画面感。"黯凝眸"表明诗人的心境并不明朗,充满了忧愁和忧伤。"忆旧游"表达了对往日游历的回忆和思念之情。最后两句"艇子扁舟来莫愁,石城风浪秋"给人以一丝希望,暗示着即使在风浪起伏的秋天,艇子扁舟的到来也能让诗人暂时忘却忧愁。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诗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和诗人的感受,抒发了对故乡和往日游历的深深思念之情。它以简洁、凝练的笔触,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作者介绍

周邦彦(一○五六~一一二一),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神宗元丰六年(一○八三),献《汴都赋》,七年,爲太学正(《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三四四)。出爲庐州教授。哲宗元祐八年(一○九三),知溧水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还爲国子监主簿。元符元年(一○九八),除正字(《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九九)。徽宗即位,爲校书郎,迁考功员外郎,卫尉、宗正少卿,兼议礼局检讨。政和元年(一一一一),以直龙图阁知河中府(《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六),未赴。二年,改知隆德府,徙明州,入拜秘书监,进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未几,知顺昌府,徙处州。提举南京鸿庆宫。宣和三年卒,年六十六。周邦彦是宋着名词人,有词集《清真集》二十四卷。另有《清真杂着》三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已佚。事见《王观堂先生全集·清真先生遗事》。《东都事略》卷一一六、《咸淳临安志》卷六六、《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周邦彦诗,据《永乐大典》、《岁时广记》等书所录,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风吹六十二年春,又见阳和一夜新。兴废亲更三国事,死生暗易万城人。种花纵好谁同赏,置酒良难自惯贫。今独身为本宗长,思兄临节倍悲辛。

九衢灯火闹嘈嘈,斗柄低昂列宿高。漏箭声沉金锁彻,纱笼影避贵官豪。乌号望帝穷霄壤,鱼烂遗民沸海涛。三百五年风雪夕,孤臣白首卧林皋。

南风薰薰兮草芊芊,妙有之音兮归清弦。荡荡之教兮由自然,熙熙之化兮吾道全,薰薰兮思何传。

未遣枯桐逐灶煤,君今收拾到微才。东山谢傅为时起,前度刘郎何处来。自喜馀年瞻日表,恐无奇策上云台。尊前不用悲流落,怀抱相逢且好开。

名花袅袅草纖纖,台榭随幽邃胜添。十样结亭环水树,一碑述记卧风檐。梅关桥落停{槴邑换睘}钥,射圃楼空失垛帘。向日相传谁学吠,村庄毕竟出沽帘。

指日公旋登,政席仍枢庭。坐令贫病士,少慰身飘零。问读徐夫子,起岁秋安宁。两翁庙堂具,那得长司刑。

九年壁观显家风,半是真诚半脱空。一苇不知何处在,长江依旧水流东。

砌风鸣叶繁霜坠。坠霜繁叶鸣风砌。山外水潺潺。潺潺水外山。冷衾愁夜永。永夜愁衾冷。砧响更蛩吟。吟蛩更响砧。

久泛烟波不问津,腾腾且复养吾真。每持杯酒呼江月,殊胜征衣化路尘。半枕何人游蚁垤,立谈为汝脱狐身。挂帆莫恨潇湘远,是处相逢一笑新。

碧海漫漫烟雾低,三山风惊别鹤飞。千年华表会能归,不有双乌乘夜栖。乌来相喜哑哑啼,寒月影移庭树枝。枝上营巢庭下食,追随应笑尘中客。人生聚散羡双乌,乌若别离头已白。光阴百岁共有几,空有相思泪如水。因君试写别鹤吟,拂弦欲动悲风起。

一日能逢几笑欢,高楼红蜡滴金盘。吟余陇首云初散,唱尽阳关露已寒。不管星河渐西落,自将烟水去程宽。当时坐客各南北,谁忆重游泛木兰。

不入城门来五载,同时班列尽官高。何人牢落犹依旧,唯有江陵元士曹。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参差横凤翼,搜索动人心。□□□□□,□□□□□。□□□□□,□□□□□。

西村一抹烟,柳弱小桃妍。要识春风处,先生拄杖前。

我昔识平川,初鸣偃室弦。议题春雨夜,探榜晚秋天。两柳今安在,枯梅画不传。向来诗酒地,独立意茫然。

身为高帝孙,面作寒士气。缘情德麟语,写物大年意。青云无苏黄,何以致后世。窗明几静间,是事且游戏。

两鬓闲时为国苍,况乘五马小腾骧。方当赤地頞皆顣,据尔黄堂心独凉。雷雨影从千里快,犁锄忽起一时忙。少宽郡守汉丞责,幸不空餐粟一囊。

两畿相望东与西,书来三日犹为稽。短篇投子譬瓦砾,敢辱报之金褭蹄。文章至宝被埋没,气象往往干云霓。飞黄伯乐不世出,四顾骧首空长嘶。嗟哉我岂敢知子,论赖子初指迷。子言古淡有真味,大羹岂须调以齑。怜我区区欲强学,破◇曾不离污泥。问子初何得臻此,岂能直到无阶梯。如

家声许史旧,弱冠近天墀。权出诸公右,官嫌二品卑。多知缘好古,得句旧能诗。自怪文开后,风流有此儿。

零落宫墙官树秋,行人东去路悠悠。只应楼下邯郸路,亦有离人对此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