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正心邪说息,昌黎首唱六经明。

出自宋代李吕的《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其三)》

出自宋李吕的《伏承伯丈人待制侍郎九重涣号三聘鼎来促装戒道即膺爰立谨吟成送行诗五绝句缮写拜呈(其三)》

拼音和注音

mèng zǐ zhèng xīn xié shuō xī , chāng lí shǒu chàng liù jīng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孟子:1.(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为孔子之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尊为“亚圣”。他把孔子的“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法先王”,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实行仁政,宣扬天生“性善”的人性论。其主要思想言论载于《孟子》一书中。2.书名。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的门徒编纂,共七篇。文笔从容流畅,长于比喻辩论,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六经:中医指三阳经和三阴经的合称。

昌黎:唐韩愈世居颍川,常据先世郡望自称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人;宋熙宁七年诏封昌黎伯,后世因尊称他为昌黎先生。借指韩姓。

首唱:同'首倡'。指句首语气词。3.谓成诗在先。

邪说:邪说xiéshuō不正当的议论、主张辟邪说

正心:1.使人心归向正道。语出《礼记·大学》:“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2.使心端正而无偏邪。

李吕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原诗

孟子正心邪说息,昌黎首唱六经明。

可怜后学多趋末,重振斯文藉主盟。

诗词推荐

羁旅阅世纷,坐念百忧集。共子时剧谈,满怀冰雪洁。仪型谁有常,梅花静玉立。何用对忘忧,岁寒端有益。

经月不出户,堂上多绿苔。忽有方外客,衣披稻畦来。来从青山下,手把纨素裁。笔草数行字,瘦蛇起春雷。渴墨未散雾,屈角麟欲开。装为两大轴,置我并琼瑰。懒瞠长须奴,挂壁不扫埃。智永与怀素,其名久崔嵬。师今继此学,入神在徘徊。未料辄以我,便比和羹梅。我心常苦酸,得姓

寂静闻天籁,愁□□夜迟。遥怜江海别,残月梦君时。

柳间眠,花里醉。不惜绣裙铺地。钗燕重,鬓蝉轻。一双梅子青。粉笺书,罗袖泪。还有可怜新意。遮闷绿,掩羞红。晚来团扇风。

闻君负北郭,筑室扁西畴。绿水人家晓,黄云穑事秋。吾生如有此,外物更何求。堪卜东邻否,耕余着钓舟。

落木寒云知几重,枇杷花下鹿麋踪。家贫伏腊犹无计,山静朝昏惟有钟。雨雪短衣凋薜荔,风尘长剑暗芙蓉。悠然抱膝歌《梁甫》,伊吕之间是卧龙。

无数青莎绕玉阶,夕阳红浅过墙来。西风莫道无情思,未放芙蓉取次开。

莓苔墙下斑谰长,烟霏谷口依稀上。晨辉迳奔乌声来,夕影屡逢蟾魄晁。杖拖瘦路鸣敲铿,天台庐阜着脚行。中林稳置盘陀石,并坐不与孤云争。疎红叠翠如先有,霜藤蔓缘惊蛇走。枝枝叶叶巧相搀,岁寒俱是论心友。庵前台上晴最嘉,数杯薄酒聊随茶。客来劝主主劝客,醉倒冠履从欹斜。

烟湿空林翠霭飘,渚花汀草共萧萧。仙家应在云深处,祇许人间到石桥。

杀人刀,活人剑,转磨转精,累试累验。乃上古之风规,亦今时之枢要。净慈门下实相当,倚天照雪寒光耀。

东渚雨今足,伫闻粳稻香。上天无偏颇,蒲稗各自长。人情见非类,田家戒其荒。功夫竞搰搰,除草置岸旁。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青春具所务,勤垦免乱常。吴牛力容易,并驱动莫当。丰苗亦已穊,云水照方塘。有生固蔓延,静一资堤防。督领不无人,提携颇在纲。荆扬风土暖,肃肃

腊里三看雪满衢,使君当奉十行书。先生履敝人应笑,泥滑东家许借驴。

寻医初疾理,忽忆故山云。远访桑公子,还依柳使君。周旋承惠爱,佩服比兰薰。从事因高唱,秋风起处闻。

诸司人尽马蹄稀,紫帕云竿九钉归。偏觉石台清贵处,榜悬金字射晴晖。

绿发郎潜不记年,却寻丹竈味灵篇。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晓案祇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无心亦无法,非法亦非心。大勋不竖赏,柴扉草自深。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无震。是故周文公之《颂》曰:‘载戢干戈,载櫜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

于论鼓钟,于兹西雍。粢盛肥硕,有时其容。其容洋洋,咸瞻像设。币以达诚,歆我明洁。

劳君出南峡,从我上东山。辟恶香萸紫,延年细菊斑。看云独无语,覆斗且徐还。说到忘机处,沙鸥也自閒。

昔闻谢安石,栖迹会稽山。一为苍生起,功收谈笑间。我公济世才,舒卷有余闲。吹律岁载成,遗荣身早还。东山楚犹越,千载相孱颜。末路士多拘,高风谁更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