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

双猊蟠础龙缠栋,金井辘轳鸣晓瓮。
小殿垂帘白玉钩,大宛立仗青丝鞚。
风驭宾天云雨隔,孤臣忍泪肝肠痛。
羡君意气风生坐,落笔纵横盘走汞。
上樽日日写黄封,赐茗时时开小凤。
闭门怜我老太玄,给札看君赋云梦。
金奏不知江海眩,木瓜屡费琼瑶重。
岂惟蹇步困追攀,已觉侍史疲奔送。
春还宫柳腰肢活,雨入御沟鳞甲动。
借君妙语发春容,顾我风琴不成弄。

作品评述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是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双猊蟠础龙缠栋,
金井辘轳鸣晓瓮。
小殿垂帘白玉钩,
大宛立仗青丝鞚。

风驭宾天云雨隔,
孤臣忍泪肝肠痛。
羡君意气风生坐,
落笔纵横盘走汞。

上樽日日写黄封,
赐茗时时开小凤。
闭门怜我老太玄,
给札看君赋云梦。

金奏不知江海眩,
木瓜屡费琼瑶重。
岂惟蹇步困追攀,
已觉侍史疲奔送。

春还宫柳腰肢活,
雨入御沟鳞甲动。
借君妙语发春容,
顾我风琴不成弄。

诗词的中文译文:
双猊蟠础龙缠栋,
金井辘轳鸣晓瓮。
小殿垂帘白玉钩,
大宛立仗青丝鞚。

风驭宾天云雨隔,
孤臣忍泪肝肠痛。
羡君意气风生坐,
落笔纵横盘走汞。

上樽日日写黄封,
赐茗时时开小凤。
闭门怜我老太玄,
给札看君赋云梦。

金奏不知江海眩,
木瓜屡费琼瑶重。
岂惟蹇步困追攀,
已觉侍史疲奔送。

春还宫柳腰肢活,
雨入御沟鳞甲动。
借君妙语发春容,
顾我风琴不成弄。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用前韵答谢西掖的诸公(宫廷中的文臣)的和诗。他以饶富想象的笔触描绘了宫殿的壮丽景象和宫廷生活的情景。诗中表达了他对自己身处困境和朝廷的失意的感叹,同时也对那些能自在坐享荣华富贵的人心生羡慕之情。他以自己的才华和辛勤努力来对比,表达了自己的苦闷和不满。

赏析:
这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巧妙的形象描绘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通过描述龙纹盘绕的梁柱、辘轳鸣响的井泉、垂下白玉钩的帘幕和站立的青丝鞚(鞚:指鞚带,古代军官的服饰),苏轼展示了宫殿的富丽和华贵。

然而,这些华丽的景物和富丽的生活并不能掩盖他内心的郁闷和苦闷。他通过描述风雨隔绝、忍泪肝肠痛的境况表达了自己的困扰和对朝廷的不满。他羡慕那些能够自在坐享富贵的人,表达了内心的不甘和渴望。

诗中还有对自己努力和才华的自豪和自信。他用纵横盘走的笔触来形容自己的书写,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创作的自由。他描绘了自己日日写作的情景,以及每次赋诗赐茶时小凤(指茶壶的名字)的开启,暗示了他在创作中的乐趣和自我满足。

最后几句诗中,苏轼表达了对自己的自嘲和无奈。他感叹自己的辛勤努力像金属的敲击声一样无法触动江海的壮丽,而木瓜(指琴瑟)屡次费尽重金也不能制造出美妙的音乐。他把自己比作蹇步困顿而追不上的人,也感觉到侍史(指官员)的疲惫和匆忙。

整首诗描绘了苏轼内心的矛盾和不满,同时展示了他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自信。他通过对宫廷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他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反思。这首诗词既有华丽的景物描绘,又有深刻的情感表达,呈现出苏轼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规创仙舟傍水涯,搜名揭榜号安坻。于今措足如平地,无复风波十二时。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浊波洋洋兮凝晓雾,公无渡河兮公竟渡。风号水激兮呼不闻,提壶看入兮中流去。浪摆衣裳兮随步没,沉尸深入兮蛟螭窟。蛟螭尽醉兮君血干,推出黄沙兮泛君骨。当时君死妾何适,遂就波涛合魂魄。愿持精卫衔石心,穷取河源塞泉脉。

边马枥上惊,雄剑匣中鸣。半夜军书至,匈奴寇六城。中坚分暗阵,太乙起神兵。出没风云合,苍黄豺虎争。今日边庭战,缘赏不缘名。

故国多贤俊,登科并弟兄。重来旧游处,两见近题名。冉冉须堪把,骎骎岁可惊。孤辕已南向,疋马复西征。入峡猿应苦,还荆雁已鸣。喜従元帅幕,官职渐峥嵘。

仙驭弗返,眇邈清都。肆此嘉肴,既丰既腴。奠享有成,鼓乐愉愉。入我豆笾,率礼无逾。

身驾青牛老子车,行云来去自纾徐。精神健好充黄野,骨法清真贯玉庐。六十二年康节咏,五千余卷玉川书。石林莫作盘居计,黄纸看看又诏除。

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路人。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相逢日下黄门省。回首风前画鷁津。未省行春周泽国,即听鸣玉上枫宸。

北地无暄候,不知冬与春。朝来原上草,忽见一丛新。能乱行边思,浑迷望里神。天涯三月暮,犹作未归人。

爱此山中木,真能阅盛衰。近从吾祖日,远至乃孙时。往往多摧折,堂堂独保持。何殊孔明柏,但乏少陵诗。

仙官欲往九龙潭,旄节朱幡倚石龛。山压天中半天上,洞穿江底出江南。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借问迎来双白鹤,已曾衡岳送苏耽。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望衰柳、尚色依依。暮天静、雁阵高飞。入碧云际。江山秋色,遣客心悲。蜀道嶮行迟。瞻京都迢递。听巴峡、数声猿啼。惟独个、未有归计。谩空怅望,每每无言,独对斜晖。

月轮隐东峰,奇彩在南岭。北崖草木多,苍茫映光景。玉盘忽微露,银浪泻千顷。岩谷散陆离,万象杂形影。不辞三更露,冒此白发顶。老筇无前游,危处有新警。涧光如翻鹤,变态发遥境。回首房州城,山中夜何永。

青坛帝籍,在国之东。荐笾执耜,率礼和容。鸣芝回对,瑞气凝空。万方瞻仰,百顺来同。

曾有舂陵逐客篇,流传哀动紫阳仙。安知太白长流处,亦在重华野葬边。碎板一如坡贬日,盖棺不见桧薨年。谁云老眼枯无涕,闻说临川即泫然。

秋光一片冷于冰,山寺云深隐几僧。画出江村太平意,渔樵无事岁丰登。

伦魁玉季乐群英,更有新醅属步兵。饫勉茂才争贾勇,尽从击楫不留行。共酬露冕吹铙意,好近毡书淡墨荣。北海清樽今劝驾,梦回池草倍知名。

绰约去朝真,仙源万木春。要知窃桃客,定是会稽人。

缥竹湘南美,吾师尚毁形。仍留负霜节,不变在林青。每入杨枝手,因谈贝叶经。谁期沃州讲,持此别东亭。

小圃金灯满意芳,苞舒绛彩照煌煌。珠玑小滴今朝雨,缟紵难禁昨夜霜。拂秉麟须蛾欲避,枝衔螭口蜡犹香。列钱都是银缸影,莫遣狂风出土囊。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