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欧阳修的《答端明王尚书见寄兼简景仁文裕二侍郎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rì jiǔ dū chéng chē mǎ xuān , qǐ zhī fēng yuè shǔ sān xi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三贤:佛教语。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个贤人。
都城:古指帝王“建都”、“封邑”或“称帝”之城。
风月:1.清风明月。指眼前的闲适景色。2.男女间的情事。3.风流。4.即「风月场所」,指妓院或从事灵肉交易的特定场所。
岂知:岂知,汉语词汇。拼音:qǐ zhī 释义:那里知道。意谓不知道。
车马:〈名〉车辆和马匹,泛指交通工具。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原诗
日久都城车马喧,岂知风月属三贤。
唱高谁敢投诗社,行处人争看地仙。
酒面拨醅浮大白,舞腰催拍趁繁弦。
与公等是休官者,方把锄犁学事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