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苏辙的《奉使契丹二十八首.渡桑乾》
拼音和注音
hú rén sòng kè bù rěn qù , jiǔ ān hé hǎo yī zhōng yu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不忍:(动)心里忍受不了:于心~|~释手。
胡人:胡人húrén∶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泛指外国人
送客:送客sòngkè为客人送行
安和:1.安定和平;安定和睦。2.安详平和。3.平安,安好。4.晴和,温和。5.人名。6.企业名称。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原诗
北渡桑乾冰欲结,心畏穹庐三尺雪。
南渡桑乾风始和,冰开易水应生波。
穹庐雪落我未到,到时坚白如磐陀。
会同出入凡十日,腥膻酸薄不可食。
羊脩乳粥差便人,风隧沙场不宜客。
相携走马渡桑乾,旌旆一返无由还。
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
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