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和叔赴淮阴尉

底事书生用一官,强随时样著衣冠。
千年蠹简人情冷,百折羊肠世路难。
未必功名欺老在,且凭书信报平安。
秋风我亦淮东去,留取江山对眼看。

作品评述

《送袁和叔赴淮阴尉》是宋代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送袁和叔赴淮阴尉,
底事书生用一官。
强随时样著衣冠,
千年蠹简人情冷。
百折羊肠世路难,
未必功名欺老在。
且凭书信报平安,
秋风我亦淮东去,
留取江山对眼看。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诗人送别袁和叔赴淮阴担任官职的情景。诗人认为作为一个书生,即使担任一职位也难以改变世态冷漠和人情淡薄的现实。世间的曲折和困难使得功名成为欺骗老年人的工具,而诗人则希望袁和叔能够平安归来,他自己也将离开此地,去往淮东地区。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留下美丽的江山给袁和叔观赏。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书生担任官职和世态人情的反思,展现了对功名利禄的怀疑和对真实友情的珍视。诗人认识到官职并不能改变世道的冷漠和人情的冷淡,反而可能使人迷失自己的初心。诗中的"千年蠹简人情冷"一句,表达了人情冷漠已经存在了千百年之久。而"百折羊肠世路难"一句,则揭示了世间曲折复杂的人生道路。诗人借送别之际,对功名欺骗老年人的现象表示忧虑,希望袁和叔能够安然归来。最后一句"秋风我亦淮东去,留取江山对眼看"既表达了诗人离开此地的决心,也展现了他对美丽的江山的眷恋之情。整首诗词抒发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怀疑和对真实友情的向往,以及对江山美景的眷恋之情,展现出对人生价值和情感世界的思考。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落日蒸红山欲烧。短筇行药过山腰。松声隐隐晚来潮。短树依岩无败叶,梅花当路少全梢。水村时有短长桥。

纵把书看未省勤,一生生计只长贫。可能在世无成事,不觉离家作老人。中岳深林秋独往,南原多草夜无邻。经年抱疾谁来问,野鸟相过啄木频。

夺宠心那惯,寻思倚殿门。不知移旧爱,何处作新恩。

传闻合蒲叶,曾向洛阳飞。何日南风至,还随北使归。红颜渡岭歇,白首对秋衰。高歌何由见,层堂不可违。谁怜炎海曲,泪尽血沾衣。待罪居重译,穷愁暮雨秋。山临鬼门路,城绕瘴江流。人事今如此,生涯尚可求。逢君入乡县,传我念京周。别恨归途远,离言暮景遒。夷歌翻下泪,芦酒

玉钩鸾柱调鹦鹉,宛转留春语。云屏冷落画堂空,薄晚春寒、无奈落花风搴帘燕子低飞去,拂镜尘莺舞。不知今夜月眉弯,谁佩同心双结、倚阑干。春风拂拂横秋水,掩映遥相对。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银屏梦与飞鸾远,只有珠帘卷。杨花零落月溶溶,尘掩玉筝弦柱、画堂

失却青丝素发生,合欢罗带意全轻。古今人事皆如此,不独文君与马卿。

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中处乾坤大,同时总弟兄。行藏虽有间,道谊岂无情。欲向忙中定,先须静处精。光阴如电走,慎勿骛虚名。

塞鸿犹未来,梁燕已辞去。云山千万重,相逢在何处。岌{上山下業}都城门,缭绕长亭路。风土败人衣,才新又成故。

铜瓶布衲出尘埃,疏瘦风标日一斋。门径萧然更无事,出萤飞鸽及时来。

饮酒无奇诀,且斟三四分。初头只嫌浅,忽地有余春。身外多少事,灯前子细论。绝怜青女老,忍冷撒琼尘。

向老逢清节,归怀托素晖。飞萤元失照,重露已沾衣。稍稍孤光动,沉沉众籁微。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

东风吹散梅梢雪,一夜挽回天下春。从此阳春应有脚,百花富贵草精神。

江城一雨春强半,寒色著人芳信迟。赖有梨花遮病眼,一枝带雨出疏篱。

曲巷连新市,层楼近小桥。青帘犹滴雨,绿浦恰通潮。帘影晴方见,笙声冷未调。斜阳觅归路,偏爱玉骢骄。

客来鸣素琴,惆怅对遗音。一曲起于古,几人听到今。尽含风霭远,自泛月烟深。风续水山操,坐生方外心。

卷起纶竿撇棹归,短篷斜掩宿渔矶。日高春睡无人唤,撩乱杨花绕梦飞。

汪山复重兮朋友失,长处幽篁兮隔离天日。鸟声无人兮我友来即,久矣不闻德人之言兮,为余发药。嘉若人兮甚好修,兰薰而时发兮,水删德而用柔。有璞连城,方谟匠兮,忍其与斗筲议之。螫吾手而不砭兮,举百体而弃之。为民父母兮,灼子之肤,何能忍。顾白日临辰兮,臣何爱不与俱来

天下方多事,逢君得话诗。直应吾道在,未觉国风衰。生计吟消日,人情醉过时。雅篇三百首,留作后来师。

暮春嘉月,上巳芳辰。群公禊饮,于洛之滨。奕奕车骑,粲粲都人。连帷竞野,袨服缛津。青郊树密,翠渚萍新。今我不乐,含意□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