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兴

花气湿书签,琴风入画帘。
绿阴连地黑,朱果落枝甜。
客去从鹦语,人归问鹊占。
村居近城郭,幽兴得相兼。

作品评述

《幽兴》是宋代诗人苏泂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幽兴

花气湿书签,琴风入画帘。
绿阴连地黑,朱果落枝甜。
客去从鹦语,人归问鹊占。
村居近城郭,幽兴得相兼。

译文:

花香渗透了书签,琴音的清风穿过屏风。
浓密的绿荫将大地染黑,红色的果实从枝上甜美地落下。
客人离去时听着鹦鹉的语言,主人回来时向鹊询问占卜的事情。
村庄靠近城郭,在这幽静的乐趣中融合了两种不同的情绪。

诗意:

《幽兴》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与自然的互动,表达了一种宁静、舒适和愉悦的情感。诗中以花香、琴音、绿荫和果实等意象,将读者引入一个幽静的场景中。这里的客人和主人在不同的时间里与自然进行交流,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与鸟类互动。尽管村居与城郭相邻,但在这幽静之中,人们能够同时体验到城市和乡村的愉悦。

赏析:

《幽兴》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人情之间的交融,展现了苏泂细腻的感受力和对自然的独特体验。诗中的花香、琴音、绿荫和果实等形象,通过感官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鹦鹉和鹊的形象则象征着客人和主人,他们与自然相互呼应,交流着各自的心情。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和愉悦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所表达的幽兴,既有来自自然的宁静和恬淡之乐,也有人与自然相处的愉悦和安逸之感。通过这首诗词,苏泂呈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并赋予读者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美好体验。

作者介绍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産》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着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柟、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余。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余》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泠然斋诗集》八卷。 苏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有关史籍。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蕲竹皮肤事业,齐统手腕工夫。跳出二乘火宅,直饶一段水壶。

散骑真前辈,休文即当家。泛舟成丽句,散绮见余霞。惊去沙鸥没,招来酒旆斜。春归何处觅,篱角见金沙。

黄衣冠子翠云裘,四海三山挟弹游。我亦嚣嚣好游者,何时得醉岳阳楼。

夜深寒妥帖,前村人断绝。何许小茅茨,开门满山雪。

亭亭堤上梅,历历波间影。岁晚忆夫君,寂寞烟渚静。

少小听歌怕唱愁,一声楚尾与吴头。如今身在伤心地,但见春光莫上楼。

隐几青山时有无,卷帘终日对跳珠。瀑声穿竹到深枕,雨气逼花香半湖。剥啄惟应书远至,宫商不断鸟相呼。欲传归客沉冥意,写寄南堂水墨图。

可嗟落日志悠然,便有群星出见天。夜月自明人自爱,不妨人亦闭门眠。

我闻桃花源,其先是秦世。当时避地人,岁久俱已逝。其后长子孙,生理还不废。种桃以自营,结茅以自憇。有儿但发蒙,初不工六艺。有田但收禾,了不输二税。有鸡只晨号,有犬不夜吠。渊明爱其真,为此成新制。我久闻其风,褰裳思一诣。所虑路难通,仍恐水难厉。梦寐不能忘,抱恨

漳水不灌邺,不知几何时。後世有史起,乃能为可为。余尝怜洺民,舄卤半不治。颇觉漳可引,但为谈者嗤。高议不同俗,功成人始思。夫子到官日,勿忘吾此诗。

石泉清浸槛,终日远器纷。境与禅心会,源从静处分。乱峰寒蔽日,断壁昼生云。向此长栖止,何人得似君。

都会地。东南盛府堪记。蓬莱缥缈十洲中,雉城拥起。凭高一盼大江横,遥连沧海无际。壁同众山翠倚。赤龙、白鹞争系。风帆指顾便青齐,势雄万垒。越栖吴沼古难凭,兴亡都付流水。画堂绮屋锦绣市。是洛阳、耆旧州里。富贵荣华当世。问昔年、贺老疏狂,何事轻寄平生、烟波里。

浮沙篱落乱鸣蛩,永夜相寻客梦中。尽是秋风借余力,声声却似怨秋风。

弟诗吴江枫,未秋先陨风。骚人或取咏,零落鸥鸟同。

鼎湖弓堕赋归来,地拆天分泰华颓。膝上二雏兵血燐,楼头万卷劫池灰。百年豪杰埋荒草,半世功名落大槐。身后有孙酹松柏,桥陵金粟暗苍苔。

平居江北与江南,矫首相望岁已三。近睹百花开烂漫,遥闻千树吼毗岚。白云缥渺连青嶂,明月徘徊印碧潭。一棹扁舟如会面,燃灯清话薜萝龛。

床帷夜气馥,衣桁晚烟凝。瓦沟鸣急雪,睡鸭照华灯。

腊寒犹重见年芳。为花忙。倚粹编卷七改雕墙。准拟巡檐,一笑但清狂。冷蕊疏枝浑不奈,凭折取,泛清觞。扬州春梦两微茫。记娥妆。耿冰肠。春信全通,何用玉奁香。谁见月斜人去后,疏影乱,蘸寒塘。

颠风猛雨阻追攀,欲问春留数日间。过眼红云成白云,到晴只恐没花看。

屋匡扶事已地非,遗黎空自泪沾衣。众星耿耿沧溟底,恨不同归一少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