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二首其一题原缺,据明本补

春来还自有游人,常是春归独念春。
落後见花尤更惜,不知谁忍扫和尘。

作品评述

《春晚二首其一题原缺,据明本补》是宋代诗人王令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到来时,自然会有游人前来,而我常常独自思念春天的归来。当春花凋谢之后,我更加珍惜春天的美景,但我不知道是谁才能忍心将它们扫落一地,让它们沾染尘埃。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深情思念和珍惜之情。作者首先提到春天到来时会有游人前来欣赏,这说明春天的美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然而,作者在春天归去之际却感到孤独,独自思念春天的到来。接着,作者描述了春花凋谢后的景象,他对这些凋谢的花朵格外珍惜,不希望它们被随意扫落和沾染尘埃。这种情感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短暂而美丽的景象的敏感和痴迷。

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展示作者对春天的情感,这首诗词传达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作者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春天的思念和珍惜之情,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生命短暂和美好事物易逝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春天之美的赞美和对光阴流逝的感叹,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共鸣。

作者介绍

王令(一○三二~一○五九),字逢原,初字钟美,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因幼年丧父,育于游宦广陵之叔父王乙,遂占籍广陵(今江苏扬州)。少时尚意气,后折节力学。不求仕进,以教授生徒爲生,往来于瓜州、天长、高邮、润州、江阴等地。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王安石奉召晋京,途经高邮,令投赠诗文,获安石赏识,结爲知己,遂公文学知名。卒于嘉祐四年,年二十八。有《广陵先生文集》,长期以抄本流传,分卷多寡不一。事见王安石《王逢原墓志铭》及门人刘发《广陵先生传》(见《广陵集》附录)。 王令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广陵集》三十卷(其中诗十八卷)爲底本。校以明抄本(简称明本,藏北京图书馆)、一九二二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刊本(简称嘉业堂本),并采用沈文绰点校本《王令集》校记(简称沈校)。明抄本有拾遗一卷,据以补入,编爲第十九卷。

诗词推荐

北山吹雨送残春,南涧朝来绿映人。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

宛转瀛洲带幔坡,蜷玉蝀压银河。广寒遥见空中树,太液微生雨后波。云卷红妆千步障,风吹琼盖万年柯。太平见说宸游简,驰道青青长薜萝。

雪政飞时梅政开,倩人和雪折庭梅。莫教颤脱梢头雪,千万轻轻折取来。

风光淅淅草中飘,日彩荧荧水上摇。幸奏潇湘云壑意,山旁容与动仙桡。

六龙骧首晓駸駸,七圣陪轩集颍阴。千丈松萝交翠幕,一丘山水当鸣琴。青鸟白云王母使,垂藤断葛野人心。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舴艋泝溪来,款段踏山去。入城缘底事,要识崎岖路。稻塍白纵横,茅岭青盘互。牧儿歌不休,孤客自多惧。士行犹运甓,文公亦习步。我敢忘艰难,冲烟问荒渡。

黄面老子,六载辛勤。寻得鼻孔,打失眼睛。

邵阳拙政一年余,不暇精思及远图。且了眼前无饿殍,家家温饱是良谟。

莫唱艳歌凝翠黛,已通仙籍在金闺。他时若寄相思泪,红粉痕应伴紫泥。

回首青鸾何处,长空万里苍烟。中酒梅花月夜,怀人松籁霜天。

微风吹甚清,缺月照同盈。盘礴得露坐,喧阗嫌市声。何胜忆玄度,底处觅弥明。念我筠窗底,萧然榻正横。

仙馆三峰下,年华百岁中。梦休孤蝶往,蜕在一蝉空。蕊笈微言秘,霄晨浩气通。丹遗舐后鼎,林遣御馀风。市雾沈荒白,餐霞委暗红。峨眉有归约,飞步与谁同。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龙猛因缘会北斋,轰轰南岳到荆溪。宏纲若谓无人举,谁听孤猿月下啼。

满目亲朋似故乡,梦邪非梦梦何长。春风坐上白云屦,玉鉴光中明月珰。酒到湖山嫌逊避,话逢气类省称量。谢家内集如斯否,一味诗书无别香。

轻云漠漠烟漫漫,杖藜扶行不作难。无量寿佛像最古,未曾有经碑亦残。秋花泫露颜色好,客子着雨衣裳单。题诗写寄莓苔壁,勿使俗人相对看。

混处还须转侧看,底时妙在一丝端。闲云卷雨秋空阔,明月流辉夜水寒。棹破波光华细碎,梦惊蓬晓影团圞。真机分应头头准,却出黄芦把钓竿。

看来天地萃精英,占断人间一味清。唤作花王应不忝,未应但做水仙兄。

南宫使者有光辉,欲拜诸陵瑞雪飞。蘋叶已修青玉荐,柳花仍拂赤车衣。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寒冷出郊犹未得,羡公将事看芳菲。

酷暑端何物,穷居值此辰。交秋六七月,连病两三人。虚屈名医至,深怜老子贫。婢慵吾亦愧,煮药缺乌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