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寄谢刘彦集菖蒲之贶二首(其二)》
拼音和注音
quán qīng shí shòu bì xiān cháng , qiū lù xuán zhū jiǒng yè gu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夜光:月亮。星月之光。珠名。冠名。萤火虫的别称。
秋露:秋日的露水。指清酒。南朝梁江淹《别赋》有'秋露如珠'之句﹐后因以'秋露'喻明珠。
纤长:纤长xiāncháng细而长小臂纤长润洁。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泉清石瘦碧纤长,秋露悬珠炯夜光。
个里无穷闲造化,别来谁与共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