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

恐是牡丹重换紫,久疑芍药再翻红。
娇娆不似桑间女,蔽芾深迷苧下翁。

作品评述

《葵花》是一首宋代陈石斋创作的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恐怕是牡丹被覆盖的重重紫色,
久疑芍药再度绽放红光。
它的娇媚不如桑树下的女子,
它的美丽深深地迷住了苧麻下的老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葵花的美丽与特殊性。诗人通过对比葵花与其他花卉,表达了对葵花娇媚的赞叹和对其与众不同的认可。葵花作为一种高大而强壮的花卉,在其宏伟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柔美和娇艳,这种矛盾的美丽给人一种独特的感受。

赏析:
首先,诗人通过牡丹和芍药这两种常见的花卉与葵花进行对比,突出了葵花的特殊之处。牡丹和芍药分别象征着美、娇艳和红色,而诗中的葵花以紫色来形容,表达了其独特的色彩和美丽。这样的对比使得葵花在众多花卉中显得与众不同,更加引人注目。

其次,诗人通过描写葵花的娇媚不如“桑间女”,表达了葵花的美丽是超越常人的。桑树下的女子被用来比喻平凡而朴实的美丽,而与之相比,葵花的美丽更加娇媚动人。这种对比营造了一种诗意的张力,表达了诗人对葵花的赞叹和敬仰之情。

最后,诗人通过描写葵花迷住了“苧麻下的老人”,强调了葵花的魅力。苧麻下的老人被用来比喻那些平凡又有智慧的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默默无闻,但却能够欣赏和被葵花的美丽所吸引。这样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层次,使读者对葵花的魅力产生共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葵花的独特美丽与魅力,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葵花的非凡之处。诗人通过对花卉和人物的描写,传递了对美的赞叹和对平凡之美的重视,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感悟。

诗词推荐

千年露液何曾酿,五色霞衣不用裁。小史调笙铺席罢,金笼鹦鹉报花开。

协气流群卉,华芝茂禁庭。蟺蜎蔽珍构,囷蠢合祥经。霞彩滋琼理,云葩矗盖形。周仁惭道苇,尧德让阶蓂。被曲宸章烂,传芳信策青。从臣叨寓目,欢意浃三灵。

知子鸣弦意在山,一官聊复戏人间。能为白下东南尉,藜杖缁巾得往还。

昔曾蹴龙象,而况尔区区。敢以一只口,当吾七尺躯。□生形猥琐,扑杀血模糊。欲换秋衣著,渠犹恋布襦。

五原分袂真吴越,燕拆莺离芳草歇。年少烟花处处春,北邙空恨清秋月。莎草青青雁欲归,玉腮珠泪洒临岐。云鬟飘去香风尽,愁见莺啼红树枝。

无心傍照台。

山川今古在,伯业已寥寥。野雾迷花径,秋烟隔市桥。溪深新涨雨,江浊暗生潮。自喜兹行好,翩翩远市嚣。

未须多买酂侯田,且可同乘曲逆舡。昨夜皛山云作雨,东流一水径通天。

昔作瀛洲赏,今逢汶水春。可怜无并色,来对始衰人。温树遥知汉,仙桃尚记秦。临樽如旧识,争忍判芳辰。

已近山阳望渐宽,湖光百里见千村。人家四面皆临水,柳树双垂便是门。全盛向来元孔道,杂耕今是一雄藩。金汤再葺真长策,此外犹须子细论。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寒蟾千里夜如书,新雁一声天欲秋。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泥古衰犹学,开荒夜亦耕。屋芟生草盖,釜撷野蔬烹。白稻雨中熟,黄鸦桑下鸣。残云忽吐日,喜对小窗明。

杨花飞絮。搅乱少年情绪。

千山青比妆眉浅。却奈眉峰远。玉人元自不禁秋。更算恼伊深处、月当楼。分携不见凭阑际。只料无红泪。万千应在锦回纹。嘱付断鸿西去、问行云。

绍定壬辰闰九月,已酉之夜彗星出。清台奏御,正衙避席。太官减膳羞,瞽宗彻音乐。鸡竿肆眚出囚系,龙扆责躬求谠直。精诚彻九垓,德音走重译。圜桥冠带虀盐生,筦窥熿熿对以臆。臣闻泰素朕形,玄黄辨色。左旋右转,一阖一闢。来伸往屈四时行,除旧布新寒暑易。恢恢天网疏,统理

檀栾千亩绿,知是辟疆园。远岫当庭户,诸花覆水源。主人邀尽醉,林鸟助狂言。莫问愁多少,今皆付酒樽。

鹿亭岩下置,时领白麛过。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早晚吞金液,骑将上绛河。

玉座尘消砚水清,龙髯不动彩毫轻。初分隆准山河秀,乍点重瞳日月明。宫女卷帘皆暗认,侍臣开殿尽遥惊。三朝供奉无人敌,始觉僧繇浪得名。

三傍清淮酹酒杯,四年霜鬓犯风埃。即今定被淮人笑,又见衰翁禄遫来。

野态芳姿,枝头占得春长久。怕钩衣袖。不放攀花手。试问东山,花似当时否。还依旧。谪仙去后。风月今谁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