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六月十九日避暑偃月冈》
拼音和注音
kù shǔ rén jiān wú chù bì , duǎn yú qīn xiǎo guò dōng g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无处: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犹无为,无常。
人间:(名)人类社会;世间:春满~。[近]世间|人世。
侵晓:侵晓qīnxiǎo天色渐明之时;拂晓
酷暑:(名)①极热的夏天:~难熬。②(气候)极热:盛夏~|严寒~。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酷暑人间无处避,短舆侵晓过东冈。
方塘曲涧清泉激,翠竹苍松白日凉。
苔色便教铺枕席,藤枝聊可挂冠裳。
渴心两月今朝写,玉斗无烦劝蔗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