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著作

芸阁新衔捧诏归,历阳湖畔拜庭闱。
已闻爱子披朱绂,犹学婴儿◇◇彩衣。
饭馈海陵红稻软,鱠擎淮水白鱼肥。
吾生自失荣亲禄,谩踏花砖入北扉。

作品评述

《送李著作》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芸阁新衔捧诏归,
历阳湖畔拜庭闱。
已闻爱子披朱绂,
犹学婴儿◇◇彩衣。

饭馈海陵红稻软,
鱠擎淮水白鱼肥。
吾生自失荣亲禄,
谩踏花砖入北扉。

中文译文:
芸阁新官捧诏书回来,
在历阳湖畔拜见朝廷。
已经听说你的儿子穿着红色的朝服,
还像个孩子一样穿着五彩的衣裳。

送上海陵红稻软饭,
端来淮水白鱼肥美。
我自己失去了荣华富贵,
却妄图踏上花砖进入北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王禹偁送别李著作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李著作的祝福和自己的遗憾之情。

首先,诗人描述了李著作新官捧着诏书回来,他在历阳湖畔拜见朝廷,这是一种庄重和仪式感的描绘。接着,诗人听说李著作的儿子已经穿上红色的朝服,还像个孩子一样穿着五彩的衣裳,这表达了对李著作家庭幸福和美好未来的祝福。

然后,诗人提到自己送上的海陵红稻软饭和淮水白鱼,这是对李著作的慰问和关怀之情。但在最后两句中,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和无奈。他说自己失去了荣华富贵,却妄图踏上花砖进入北门,暗示了自己无法再追求功名利禄的现实困境。

整首诗词通过对李著作的送别,展现了作者对他的祝福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同时,通过对李著作儿子的描绘,表达了对新一代的希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整体上,这首诗词既有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又有对人生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展现了王禹偁独特的情感和思想。

作者介绍

王禹偁(九五四~一○○一),字元之,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太宗太平兴国八年(九八三)进士,授成武县主簿。雍熙元年(九八四),迁知长洲县。端拱元年(九八八)应中书试,擢直史馆。次年迁知制诰。淳化二年(九九一),爲徐铉辨诬,贬商州团练副使。五年,再知制诰。至道元年(九九五)兼翰林学士,坐谤讪罢知滁州,未几改扬州。真宗即位,復知制诰。咸平元年(九九八)预修《太祖实录》,直笔犯讳,降知黄州。四年移知蕲州,卒,年四十八。有《小畜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二十卷(今残存卷六至卷十三等八卷)。《宋史》卷二九三有传。 王禹偁诗,前十一卷以《四部丛刊》影印瞿氏铁琴铜剑楼藏宋刊配吕无党钞本《小畜集》爲底本,校以清光绪会稽孙星华增刻本(简称孙本)、清干隆平阳赵熟典刻本(简称赵本)、上海涵芬楼影印江南图书馆藏经锄堂钞本(简称经锄堂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宋文鑑》等书引录。第十二卷以孙星华增刻本《小畜外集》爲底本,参校上海函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影宋写本(简称影宋本)、杭州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简称清抄本)以及《山右石刻丛编》等书引录。第十三卷录集外诗及断句,其中《吴郡志》所收《赴长洲县作》三首,已合併编入《小畜集》同题诗中。又《小畜外集》卷六误收他人诗三首(其中二首爲杜甫诗),已删去。

诗词推荐

儒林冠冕蓍龟,黄发同时二老归。出处古今难一概,青天未可载盆窥。

玉妃粲粲怯诗瘦,秦艳苏腴略先后。于湖笔力并奇秀,手执遗篇欲三嗅。

敬轩居士子胥孙,河出昆仑学有源。秋鹗屡看书祢表,春风两度对尧轩。钓竿已拂珊瑚树,拄笏新沾雨露恩。暂作祝融香火吏,里轮早晚到柴门。

曾上青泥蜀道难,架空成路入云寒。如何却向巴东去,三十六盘天外盘。

百粤封疆桂岭崇,□□□□□□口。十城县弩争趋府,五管侯圭尽偃风。

乱离弃弱女,破冢割恩怜。宁知效龟息,三岁号穷山。长生定可学,当信仲弓言。支床竟不死,抱一无穷年。

晓日晴岗路未分,昔年钟磬隔林闻。龙归古洞千岩雨,人卧空山半榻云。异草灵苗交晚翠,野兰芳芷杂秋芬。何时得似山中鹤,脱却鸡群友鹿群。

人间元无第一手,万事端如屈伸肘。但能看破即超然,何代商山无四叟?老民自视中何有,倾身经营一杯酒。此外管城差可人,相从且作明窗友。

登临楼观一重重,下客追随岂易逢。九日燕私同恺乐,三台礼数极优容。自酬佳节挥鸿笔,谁诧元勋载景钟。只恐斜阳催胜事,时时回首望西峰。

来听归宗早晚钟,疲劳懒上紫霄峰。墨池漫叠溪中石,白塔微分岭上松。佛宇争雄一山甲,僧厨坐待十方供。欲游山北东西寺,岩谷相连更几重?

司徒太尉总三公,奢敛由来性不同。锦帐羊凿酣未省,谁有黛卧里门中。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嫩绿轻悬似缀旒,路人遥见隔宫楼。谁能更近丹墀种,解播皇风入九州。暖风晴日断浮埃,废路新条发钓台。处处轻阴可惆怅,后人攀处古人栽。

雨过条风著柳芽,淡黄浅绿嫩如花。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纷纷各理家。带郭园林仙苑近,送春船舫绣帘遮。芸窗倦倚何山翠,暖霭轻笼日脚斜。

霜後黄花顿不中,独余白菊斗霜浓。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

小立溪头唤野航,雨余林木倍森凉。少焉步到临流寺,鹳鹤飞鸣满夕阳。

雨声俄混雪声乾,混泞林堂一到难。藉使玉肌无冻粟,可能独自过春寒。

江接寒溪家已近。想见秋来,松菊荒三径。目送吴山秋色尽。星星却入双蓬鬓。凫短鹤长真个定。勋业来迟,不用频看镜。懒出问人人不问。绿尊倒尽横书枕。

竹岩鸟啼云影闲,此是玉帝藏书山。他峰叶尽一霜后,仙洞春如三月间。白须道人年八十,指予漈路从溪入。靸著芒鞋不杖藜,啸泉归去衣裳湿。

瀑秩秩而可闻,山靡靡而旁绕。待皓月于台端,睇明河于木杪。

自叹苍颜不复童,幸然三老此时同。登高能赋多佳咏,把酒论文有古风。可恨雨师频作恶,直疑春事遂成空。愁来不用殷勤劝,已判花前为一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