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贫女

天然素质胜铅华,一握青丝过老鸦。
信手画眉成柳叶,移盆贮水当菱花。
长忧夜雪侵肌骨,不识春风到齿牙。
媒妁近来趋势利,终年元未适良家。

作品评述

《感贫女》是宋代诗人李新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贫困女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叹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下是《感贫女》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然素质胜铅华,
一握青丝过老鸦。
信手画眉成柳叶,
移盆贮水当菱花。
长忧夜雪侵肌骨,
不识春风到齿牙。
媒妁近来趋势利,
终年元未适良家。

诗意:
《感贫女》通过描绘一个贫穷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叹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女子容貌、生活环境和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她的贫困和困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对贫困女性的忽视。

赏析:
这首诗以贫困女子为主题,通过对她的形象描写展示了她天然的美丽和坚韧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天然素质”意味着她的天生美丽胜过那些华丽妆饰,这句话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真实美的追求。诗中的“一握青丝过老鸦”则暗示了女子的青春已经逝去,岁月的流转使她的容颜逐渐苍老。

诗的下半部分则着重描述了女子的生活环境和命运。她用信手画眉成柳叶,移盆贮水当菱花,展现了她在艰苦环境中仍然保持美丽和生机的意志。然而,长期的忧愁和夜雪的侵袭使她的身体骨感受到寒冷,她对春风的向往却无法实现。最后两句表达了她面对社会的无奈和困境,媒妁近来趋势利,她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好的家庭。

整首诗通过对贫困女子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诗中揭示了社会对于贫困女性的冷漠和忽视,同时也强调了真实美的重要性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呈现出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树头初日鹁鸠鸣。野店山桥新雨晴。短褐无泥竹杖轻。水泠泠。梅片飞时春草青。

春欲尽,景仍长,满园花正黄。粉翅两悠飏,翩翩过短墙鲜飙暖,牵游伴,飞去立残芳。无语对萧娘,舞衫沉麝香。

归舟云树句能工,吟到澄江迥不同。非是笔端多变态,如何人道有唐风。

老境渐相干,饶侬鬓未斑。岁华今夜换,天道此时还。累重家常俭,身轻心自閒。莫愁生计薄,笔底有青山。

青山簇簇树重重,人在春云浩荡中。也是杏花无意况,一支临水卧残红。

赈济者何人,催租者何司。有令如斯,而无救于背驰。此古人所以设官以采诗也。

门沿大堤入,路趁浅莎行。树短云根拔,山穷地势倾。孤舟难泊岸,远水欲沈城。半夜求津济,烟中荻火明。

放翁局促留江干,爱此楼前烟水宽。雨昏回望殿突兀,秋晚剩觉山苍寒。中原未复泪横臆,故里欲归身属官。云外飞仙故不远,唤渠小为驻青鸾。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缓到柴门。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璀璨章身同赐马,差池接翼愧廷鵷。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

虫声已尽菊花干,共立松阴向晚寒。对酒看山俱惜去,不知斜月下栏干。

百亿须弥理固有,八九云梦何足吞。天下广居君识否?一间茆屋寄孤村。

古希近也,是六十五翁生日。恰就得端阳,艾人当户,朱笔书符大吉。卦气周来从新起,怕白发、苍颜难必。随见定性缘,餐饥眠困,喜无啾唧。盈溢,书生做到,能高官秩。况碌碌儿曹,望郎名郡,叨冒差除不一。积世主恩,满家天禄,婚嫁近来将毕。还自祝,愿早悬车时石家庄,始为收

大老今居东海滨,燕居晚岁更申申。外生但喜长依教,一笑相从莫问贫。闲里只将诗作活,酒边犹有笔如神。乞言授几俱休论,且作羲皇以上人。

节物侵寻迫暮迟。可胜摇落长年悲。回首五湖乘兴地,负心期。惊雁失行风翦翦,冷云成阵雪垂垂。不拚尊前泥样醉,个能痴。

丙申上巳七日后,一主二宾夫岂偶。遣车却骑钱塘门,主人满船富肴酒。别唤轻船载仆从,大船品字着三友。旁观指点知为谁,对峙玉人间白叟。岂无识老讶此老,不愧妙年两贤守。孟侯吕侯将相家,早绾金章纡紫绶。方干云孙耸吟肩,左右鼎鼐中瓦缶。虽然兰臭尚同心,剧谈锋起各虚受。

由来识后技无他,江左人材气象豪。道理明时身自俯,见闻溢处趾空高。

觅得狸儿太有情,乌蝉一点抱唇生。牡丹架暖眠春昼,薄荷香浓醉晓晴。分唾掌中频洗面,引儿窗下自呼名。溪鱼不惜朝朝买,赢得书斋夜太平。

巫山十二郁苍苍,片石亭亭号女郎。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

何处堪留客,香林隔翠微。薜萝通驿骑,山竹挂朝衣。霜引台乌集,风惊塔雁飞。饮茶胜饮酒,聊以送将归。

浮蚁。一入愁肠,便有阳春意。须将席幕为天地。歌前起舞花前睡。从他兀兀陶陶里。犹胜醒醒、惹得闲憔悴。”此曲亦有佳句,而多斧凿痕,又语高下不甚入律。或传是东坡语,非也。与“蜗角虚名”、“解下痴绦”之曲相似,疑是王仲父作。因戏作四篇呈吴元祥、黄中行,似能厌道二公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