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贫女

天然素质胜铅华,一握青丝过老鸦。
信手画眉成柳叶,移盆贮水当菱花。
长忧夜雪侵肌骨,不识春风到齿牙。
媒妁近来趋势利,终年元未适良家。

作品评述

《感贫女》是宋代诗人李新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贫困女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叹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以下是《感贫女》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然素质胜铅华,
一握青丝过老鸦。
信手画眉成柳叶,
移盆贮水当菱花。
长忧夜雪侵肌骨,
不识春风到齿牙。
媒妁近来趋势利,
终年元未适良家。

诗意:
《感贫女》通过描绘一个贫穷女子的形象,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叹和对女性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女子容貌、生活环境和命运的描绘,展现了她的贫困和困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对贫困女性的忽视。

赏析:
这首诗以贫困女子为主题,通过对她的形象描写展示了她天然的美丽和坚韧的生活态度。诗中的“天然素质”意味着她的天生美丽胜过那些华丽妆饰,这句话也揭示了诗人对于真实美的追求。诗中的“一握青丝过老鸦”则暗示了女子的青春已经逝去,岁月的流转使她的容颜逐渐苍老。

诗的下半部分则着重描述了女子的生活环境和命运。她用信手画眉成柳叶,移盆贮水当菱花,展现了她在艰苦环境中仍然保持美丽和生机的意志。然而,长期的忧愁和夜雪的侵袭使她的身体骨感受到寒冷,她对春风的向往却无法实现。最后两句表达了她面对社会的无奈和困境,媒妁近来趋势利,她始终未能找到一个好的家庭。

整首诗通过对贫困女子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诗中揭示了社会对于贫困女性的冷漠和忽视,同时也强调了真实美的重要性和对命运的反抗精神。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呈现出了作者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冻云深,淑气浅,寒欺绿野。轻雪伴、早梅飘谢。艳阳天,正明媚,却成潇洒。玉人歌,画楼酒,对此景、骤增高价。卖花巷陌,放灯台榭。好时节、怎生轻舍。赖和风,荡霁霭,廓清良夜。玉尘铺,桂华满,素光里、更堪游冶。

贫似山僧瘦似猿,病躯只合老山村。空床{左臬右兀}{左兀右危}无毡卧,破褐褴縿有虱扪。作甫里翁垂钓艇,学猗玕子饮洼樽。前修追慕吾何敢,孤负西埔矩老言。

六花初逐晓风繁,五裤那忧岁晚寒。杖屦客迷村径远,笙歌人在小楼看。也知近郭梅将动,只恐行春路未乾。授简梁园林惜醉,银台列烛妓围宽。

黄云收尽绿针齐,江北江南水拍堤。野老扶携相告语,儿童今始识锄犁。

宫殿绕风烟,江山壮城郭。令君蓺桃蓺,面春筑飞阁。春至最先知,雨露偏花药。是日劝农桑,冰销土膏作。弦歌出县斋,裴回问民瘼。鸡犬声相闻,婴此簿领缚。安得携手嬉,烹茶煨鸭脚。

山雨疏疏心又惊,起瞻天色斗微明。他年一枕江关梦,知忆蓬窗此夜声。

肉*花糕酒*油。肥躯润已那休。儿女共嬉游。金银财宝,垒似山丘。何不道前程将不去,限终鬼使来勾。方悟平生总错,点头点头。悔恨无

白露沾兰草,王孙转忆归。蔡州新战罢,郢路去人稀。谒帝不辞远,怀亲空有违。孤舟看落叶,平楚逐斜晖。北阙见端冕,南台当绣衣。惟余播迁客,只伴鹧鸪飞。

稽古堂前雨半天,蒙蒙山色思依然。几多心事催霜鬓,零落梅花又一年。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犀照亭边两橹催,凤栖台下片帆开。龙盘虎踞行远矣,牛渚鸡笼安在哉。无端鞍马三年役,有意蓴鲈异日来。樽洒故人谁待我,故应风月尚徘徊。

象德之成,有奕有舞。一驰一张,进旅退旅。嚖以管箫,和以镛鼓。神其乐康,永锡多祜。

东方有一士,不见心忡忡。尺璧未足多,夙好良所同。永怀不能寐,揽衣出房栊。遥夜未渠央,取琴和秋虫。岂无时世交,掣肘不相容。

和风搅亭竹,稚笋欲交加。藻思添芳草,春愁剧落花。檐栖黄口雀,林乳白头鸦。坐惜青阳暮,空悲两鬓华。

平分冬气恰经旬,天应新阳产异人。家世旧来推硕学,胸襟自许作良臣。不应莲幕淹留久,会见枫宸拔擢新。但愿朱颜长不老,稳看他日画麒麟。

可爱汉文年,鸿恩荡海壖。木鸡方备德,金马正求贤。大战希游刃,长途在著鞭。伫看晁董策,便向史中传。

君不见铜雀台边多事土,走上觚棱荫歌舞。余香分尽垢不除,却寄书林汙缣楮。岂如此瓦凝青膏,冷面不识奸雄曹。吕公已去泫余泣,通谱未许弘农陶。暮年得君真耐久,摩挲玉质云生手。未知南越石虚中,亦有文章似君否。西家扑满本弟昆,趣尚清濁何年分。一朝堕地真瓦砾,莫望韩公无

苦思髭催白,交驰耳困黄。欣欣贪得侣,落落异殊乡。顾欲穷余短,安能敌众长。蒹葭倚玉树,华衮照庞凉。

冬来滁上兴何长,唯把吟情入醉乡。雪片引诗胜玉帛,梅花劝酒似嫔嫱。凝眸未厌频频落,拥鼻还怜细细香。谪宦老郎无一物,清贫犹且放怀狂。

往事悠悠逐海波,荒祠寂寂寄岩阿。三神山下仙舟远,万里城边战骨多。东鲁尚存周礼乐,西秦空壮汉山河。早知一世能移祚,崖石书功不用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