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笔再和二首

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作品评述

诗词:《信笔再和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春酒频开赤印灰,
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
恰似高人呼不来。

中文译文:
春天里,酒杯频繁地斟满了酒,红色的印记留在灰尘上,
我一杯接一杯地喝,忘却了自己,也忘记了身体。
青山只隔着两三里的距离,
就像是那些高人,无法呼唤到我这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辛弃疾在春天饮酒的情景。他频繁地举杯,酒杯的红色印记留在灰尘上,显示了他狂饮的场景。在醉酒的状态下,他逐渐忘却了自己和身体,进入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中的青山象征着高人的境界,但它们只隔着短短的两三里距离,却仿佛无法与作者相通。这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和对高人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尘世中的无奈和矛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饮酒时的心境和内心的矛盾。通过酒的象征,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忘记尘世的渴望,但同时也暗示了醉酒后的孤独和无法与高人相通的无奈。诗中的意象简练生动,通过对酒、印记和青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独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辛弃疾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他在动荡的时代中的思考和矛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贼布告水露罪全彰,揽得西乾沸似汤。顶上铁枷无计脱,却来东土强摊贓。

疏星寥落晓寒凄,月色沙光入望迷。野戍连云寒见雁,人家隔水远闻鸡。波间素彩涵秋净,天际清光映树低。马上曾惊残梦断,钟声遥度禁城西。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通经应童科,诗书尤所长。生儿有如此,族党真有光。五车举舌端,观者绕回廊。崭新露头角,志气何坚刚。七岁古所难,一目书五行。毋乃天帝孙,为织云锦裳。自觉我形秽,明珠在我傍。麟经穷终始,猿臂射艺场。覆诵公堂上,时维十月阳。同僚发嗟叹,喜子同举觞。我非韩昌黎,附绪

谢君临郡府,越国旧山川。访道三千界,当仁五百年。岩空驺驭响,树密旆旌连。阁影凌空壁,松声助乱泉。开门得初地,伏槛接诸天。向背春光满,楼台古制全。群峰争彩翠,百谷会风烟。香象随僧久,祥乌报客先。清心乘暇日,稽首慕良缘。法证无生偈,诗成大雅篇。苍生望已久,回驾

禀赋本不强,四十已遽衰,药裹不离手,对酒盘无梨。岂料今八十,白间犹黑丝,咀嚼虽小艰,幸未如牛?。昔虽学养生,所遇少硕师,金丹既茫昧,鸾鹤安可期?惟有庖丁篇,可信端不疑。爱身过拱璧,奉以无缺亏。孽不患天作,戚惟忧自诒。挛躄岂不苦,害犹在四支;二竖伏膏肓,良医

先生曾有洞天期,犹傍天坛摘紫芝。处世自能心混沌,全真谁见德支离。玉霄尘闭人长在,全鼎功成俗未知。他日飙轮谒茅许,愿同鸡犬去相随。

吹漏未可停。弦断当更续。俱作双丝引。共奏同心曲。

晓树乡关路,春衣使者轺。江眠闻落霰,野饭掇新苗。入里威稜减,宁亲喜气饶。勤勤父师教,民病若为消。

会则一似等闲,不会则千难万难。岂不见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这裹转身有路,不妨入廛垂手。

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闻得上方存节检,区区欲献野人芹。

思君一夕或三起,诗卷曷从来眼里。骤疑笑语接秋窗,不悟江山隔吾里。近来海内诗好谁,贱目可怜空贵耳。谪仙既作东山称,杜陵亦贵衡阳纸。吾人得穷固其分,幽谷安能争市倚。何当与子弃兹世,卜居在在佳山水。不同渊明田潠,即效龟蒙耕甫里。文成不作封禅词,相我于耜并举趾。

幽斋共坐论功夫,借问先生识此无。悟得此中真妙诀,人间始信有仙壶。

秋堂风露声唔咿,青灯一点昏两眵。蟫鱼蠹纸老白日,未识心宇包黄羲。麟胶饮尽霜兔泣,俪花斗叶纷奇姿。少年轻裘舌秦衍,睥睨六印京尘缁。平生眼底厌糠秕,自对春风乐沂水。搜奇抉怪问子云,载酒归来成独醉。金刀喜有南邻翁,曾吹藜焰丹霞峰。白云满榻呼不起,倒闭日倚伏酣秋空

不见高人祗自悲,每哦佳句望乌衣。浣花风月参谋去,采药溪山茂宰归。万里险艰头已白,半生功业梦还非。阿戎盍上青云路,奕世清门要发挥。

谷苗深处一农夫,面黑头斑手把锄。何意使人犹识我,就田来送相公书。

儿辈呼卢不计钱,地炉围坐笑声喧。老夫自筭吟边事,栽竹移花近百篇。

万恶心除,千思意泯,自然罪病消亡。寸灵念道,动静两俱忘。清志如庞似许,任云水、到处为乡。仙家好,茅斋幽阒,胜似住高堂。无忙。看古教,顿明至理,上运三光。也不须昼夜,数墨寻行。养就真铅真汞,蜕形去、天地难量。碧霄外,大罗归去,重礼马丹阳。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始祖有遗烈,托君访春存。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石柱之始立,於古无所根。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从君陈毕命,宜成

榴花掩映在楼台,面面轩窗照水开。一路翠萍分未合,采莲船去钓船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