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
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
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作品评述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翻译及注释

翻译
年年春社的日子妇女们停下针线,孤单的她怎忍看见,双飞双栖的春燕?今日江城春色已过去大半,我独自还羁身于乱山深处,寂寞地伫立在小溪畔。
春衫穿破了谁给我补缀针线?点点行行的泪痕洒满春衫。落日时分我解鞍驻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虽有花枝却无人佩戴,虽有美酒却无人劝酒把盏,纵然醉了也无人照管。

注释
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停针线:《墨庄漫录》说:“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唐张籍《吴楚词》:“今朝社日停针线。”
“春衫”两句: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鉴赏

  此词在《阳春白雪》、《翰墨大全》、《花草粹编》等书中皆列入无名氏之作。唯《历代诗余》、《词林万选》题作黄公绍,唐圭璋先生认为此乃失考所致。这首词是思归怀人之作。它之所以由无名氏经过辗转而堂皇地列在著名词人的名下,说明它曾流传很广,并且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社与秋社,《统天万年历》云:“立春后五戊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这里指春社。每逢社日,妇女有停针线的习惯,《墨庄漫录》云:“唐宋妇人社日不用针线,谓之忌作。”张籍诗亦云:“今朝社日停针线”,此即诗人所本。诗人一开始就着意于远方的爱妻:在这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她一定会因思念异乡的丈夫而愁绪万端。由于诗人用春燕的成双反衬夫妻的分离,所以,不用细致的描写,一个忧伤憔悴的思妇的形象便如在目前。“年年”二字下得尤其沉痛,它暗示读者,这对不幸的情侣已经历了长期的别离,今日的忧伤只不过是往昔的延续罢了!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此三句写诗人自身的寂寞,因和意中人凄凉的处境遥相呼应,更显得沉着动人。春日已过大半,自己却仍在乱山深处、溪桥之畔淹留,固守离愁之苦。“乱”字包含了诗人全部的况味,它既意味着身世的孤独,又象征着离愁的紊乱和深重。这样,词中的“乱山”就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同时也是惹起诗人愁思的情感化的产物,它的沉重与凄凉,使我们自然联想到词人精神上的压抑。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这两句的意思是:春衣已破,谁为补缀?想到此,不由得泪洒春衫。此处看似俚俗,实为诗人的卓越之处。因为词人表达相思之苦,一般不外乎两种情形,或以物喻愁,或直抒胸臆,诗人抛弃了陈旧的套式,从夫妻这一特殊的关系着眼,选择了日常生产中最普通的“针线”情节作为表达情感的契机,这样就具体而不抽象,真切而不矫饰,正如贺裳所评:“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这四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写得最精彩的片断。它的高妙之处在于把思念之情落实到具体事物上,因此显得充沛之至,缠绵之至。从形式上看,它很像晁补之的《忆少年》起句:“无穷官柳,无情画轲,无根行客,”排句连蝉直下,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从意境上看,它更接近李商隐的诗句“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的韵味:当红日西沉,诗人解鞍归来,虽有鲜花,却无人佩戴,以酒浇愁,又无人把盏,醉后更无人照管。这是无比凄楚的情景。于此,诗人的情感恣肆了,笔调放纵了,但读来并不会使人产生轻薄之感,此中奥秘,正如陈廷焯所说:“不是风流放荡,只是一腔血泪耳。”

作者介绍

黄公绍,宋元之际邵武(今属福建)人,字直翁。咸淳进士。入元不仕,隐居樵溪。著《古今韵会》、以《说文》为本,参考宋元以前字书、韵书,集字书训诂之大成,原书已佚,其同时人熊忠所编《古今韵会举要》中,略能见其大概。另有《在轩集》。

黄公绍的生平

  黄公绍,生卒年不详。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宋亡,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另与熊忠合编《古今韵会举要》。黄公绍生前著作很多,现仅存《在轩集》1卷,有文30篇,诗约28首。

诗词推荐

清溪百叠远含风,樵路渔源望欲通。一段乡愁何处着,伤春无味夕阳中。

婉约

过去心不可得,收纶罢钓秋江碧。扁舟古岸恣闲眠,明月芦华深稳密。现在心不可得,法王家法存今昔。谋巨猛将定封疆,说甚隋珠并赵璧。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中只麽得。石含玉兮地擎山,惟证乃知难可测。千古流芳谁共知,清风币地有何极。

婉约

调笑何郎莫漫嫌,一杯为洗太官膻。品题今自东湖始,汤沐新封羹颉边。短制牙筹防易断,半和{左麦右骏去马}粉借微坚。山鸡隽永堪司荐,岂是从来野性便。

婉约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讥诃西门豹,仁智未得完。方以勇自许,未恤众口叹。天心闵劬劳,雨涕为泛澜。不知泥滓中,更益手足寒。谁谓邑中黔,鞭箠亦不宽。王事未可回,后土何由乾。

婉约

老去心灰不复然,一麾江海意方坚。那堪黄散付子度,空羡苏杭养乐天。病肺一春难白酒,别肠三夜绕朱弦。群仙正欲吾归去,共把清风借玉川。

婉约

深沈玉宇。枕簟清无暑。睡起花阴初转午。一霎飞云过雨。雨余隐隐残雷。夕阳却照庭槐。莫把绣帘垂下,妨它双燕归来。

婉约

参差天仗拂云台,雉尾分行剑佩来。万寿称觞臣节罄,九韶张乐帝颜开。班趋玉佩花相斗,舞入文茵雪屡回。疏贱恭承湛露赐,惭无辞藻咏康哉。

婉约

春风浩浩,春雨绵绵。花凝晓露,柳带寒烟。造化无作而作,万法不然而然。达磨九年空面壁,善财走得脚皮穿。

婉约

杳杳冲天鹤,风排势暂违。有心长自负,无伴可相依。万里宁辞远,三山讵忆归。但令毛羽在,何处不翻飞。

婉约

雪暮来无际,长吟坐北窗。未嫌光夺月,先恐势填江。云色生冰柱,风声倒石矼。疏帘才的皪,破屋渐铮鏦。始讶乌能白,旋惊马尽{左马右龙}。会朝琼饰弁,猎较素绸杠。玉帝开宫阙,瑶姬拥旋幢。仰空蜂作阵,窥径蝶成双。价重连城璞,明逾钉壁釭。冷烟纷莫辨,冻溜不成淙。计拙夸辽

婉约

文人何琐碎,夫子独雄尊。击水移南海,追风出大宛。黑潭龙怒起,碧宇鹘孤鶱。翕曶波涛涌,须臾电雹奔。笔锋山突兀,墨沈雨倾翻。轩豁青天露,凄迷白昼昏。至微该草树,极大括乾坤。金鼓条侯壁,旌旗渭上屯。聚如群玉圃,散似建章门。览岱亲临顶,穷河直至源。檄书传绝漠,诗句

婉约

月中鼓吹日中归,重领中宫拜寿闱。指点都人最欢喜,今郊恩赦每郊稀。

婉约

入仕已四纪,把麾还六州。曾未见县令,有若渊明俦。稍屈便引去,高致更风流。醉卧衡门下,曾无寒饿忧。独抱千金璧,未许人轻酬。声名传不朽,千古仰前修。

婉约

寒檐寂寂雨霏霏,候馆萧条烛烬微。只有今宵同此宴,翠娥佯醉欲先归。

婉约

细雨重云渐入梅,阴阴门巷长新槐。壮心已与年俱逝,脱发应无术可栽。美睡常嫌莺唤起,清愁却要酒阑回。年来百事非平昔,信手题诗嬾剪裁。

婉约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婉约

怨东风。把韶华付去,秾李小桃红。黄落山空,香销水冷,此际才与君逢。敛秋思、愁肠九结,拥翠袖、应费剪裁工。晕脸迎霜,幽姿泣露,寂寞谁同。休笑梳妆淡薄,看浮花浪蕊,眼底俱空。夜帐云闲,寒城月浸,有人吟遍深丛。自前度、王郎去後,旧游处、烟草接吴宫。惟有芳卿寄言,

婉约

江云暗江路,曾向玉川家。冷入参差玉,香随的皪花。照溪回夜色,冒雪冠春华。犹记西窗伴,寒枝片月斜。

婉约

试说途中景,方知别后心。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

婉约

破萼江梅争初吐,汉宫妙香闻百步。耐寒蛱蝶何自来,绕花翩翩那忍去。幽芳不载蔚宗谱,绝俗韵高吾最许。直疑滕王百幅图,淡墨濡毫添老树。冷蕊疏枝整复斜,倚杖时时暗香度。惜无璧月悬中天,令渠交光映当户。莫作醒伊一笛风,要看冰姿娇挟曙。

婉约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