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

莫怪诸滩水怒号,下滩不似上滩劳。
长年三老无多巧,稳送惊湍只一篙。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杨万里的作品,题为《下鸡鸣山诸滩,望柯山不见三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下鸡鸣山诸滩,
望柯山不见三首。
莫怪诸滩水怒号,
下滩不似上滩劳。
长年三老无多巧,
稳送惊湍只一篙。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鸡鸣山下观望柯山时的景象。诗中提到了诸滩的水声,表达了水流湍急的景象。作者认为下滩的水流并不像上滩那样劳碌,因此提醒读者不要奇怪诸滩水流的怒号声。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长年来划船的经验,他告诉读者只需一支篙杆就能稳定地穿越惊涛骇浪。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在山下观望柯山时的景象和感受。通过对诸滩水流的描绘,作者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和变幻。诗中的"下滩不似上滩劳"一句,表达了作者对下滩水流平稳的观察和体验,同时也暗示了人生中的困境和挑战,并传达了一种乐观的态度。最后两句则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和经验,他通过一支篙杆的运用,能够稳定地应对惊涛骇浪。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和人生的深刻观察,同时也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不惯山中夜月寒,满窗树影藓花乾。移床近壁不敢卧,恐是龙蛇之屈蟠。

寒食江都郡,青旗卖楚醪。楼台藏绿柳,篱落露红桃。妓女穿轻屐,笙歌泛小舠。史君慵不出,愁坐读离骚。

仰瞻慈闱,登进宝册。惟时蛰御,祗率厥职。日寿日名,母兮兼得。俪我尊父,亿载无极。

郑侯骨相非复常,伏犀贯额面正方。声名赫奕勤天子,家世富贵连椒房。武能防秋北平道,文全落笔中书堂。畿西谋帅国大事,当宁久弄黄金章。一朝丹诏自天下,两班仰首看腾骧。郑侯此行端可羡,绣旗皂纛戈如霜。三更传令出玉帐,平旦按阵来球场。宿兵万灶尽貔虎,牧马千群皆驌驦。

紫芝秀出何年日,碧藕开成几丈花。

自掌天书见客稀,纵因休沐锁双扉。几回扶病欲相访,知向禁中归未归。

远游万事裂,独立数峰青。明月照山木,荒村饶夜萤。翻翻云渡汉,历历水浮星。遥舍灯已尽,幽人门未扃。

闰正月过二月来,溧阳溪头花乱开。浓云急雨洊雷电,不待羯鼓花奴催。江南天气全然别,昨夜清寒今日热。东风忽转西北风,吹作霏霏一天雪。艳桃穠李睡海棠,颜色顿减仍减香。燕莺羞涩未出谷,惟见野水生浑黄。昼夜交流已登岸,丘麦畦蔬根浸烂。州官忧水复忧民,明日祈晴泰清观。

屋头场地如镜光,未是攻相呼来破场。今年惭愧好天色,颺稻得风尤省力。分时往往只论{上竹下差},主客四六无偏颇。高低十分早晚禾,就中谁家收最多。妻儿舂糯试新麴,邻舍茅柴相接续。醉来起舞自顿足,官无差科即为福。

似闻高隐在前村,坐膝扶床戏子孙。自赏春光携桂酒,喜逢晴色款柴门。屏间带日金人活,头上迎风彩胜翻。蓬鬓扶疏吾老矣,岂能旧貌改新元。

前日看梅风吹倒,昨日看梅雨沾帽。近梅一日或再来,远梅隔年才一到。夜来为梅愁雨声,挑灯起坐至天明。不平安否,早来问讯还疾走。横枝雨後转清妍,玉客洗妆晨更鲜。绝似孤山半峰雪,不羡玉井十丈莲。十事八九不知意,人生巧墯天公计。簿书海底白人头,孤负江南风月秋。忆昔少

皇情悼往,祀议增设。钟鼓铿锵,羽旄昭晰。掌礼云备,司筵告彻。乐以送神,灵其鉴阕。

十二峰前上戏棚,那吒赤脱点天强。屈烦鼓笛低头舞,弄丑真堪笑一场。

太史应须奏德星,老夫相与证高情。杯盘楚楚饶诗兴,写出人閒淡处声。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我闻大梵天,擎跨鸡孔雀。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仕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

全树婆娑夥匪奢,数枝纖瘦少尤佳。春风上苑吾何泰,落月孤村汝自嗟。定论要为尘外物,细看那是世间花。不然山谷能诗老。曷与山礬计等差。

书床镜槛,记相连斜桷。惯见修蛾远山学。倩青腰受简,素女开图,才凝盼,一线灵犀先觉。新来窥宋玉,不用登墙,近在蛛丝画屏角。见了乍惊回,点屐声频,分明睹翠帷低擢。旋手揭,流苏近前看,又何处迷藏,者般难捉。

山绕孤城水拍空,惜无残月照疏桐。江干云断夜来雨,木末凉生秋到风。六代兴亡知寺古,老禅神异载碑丰。诗成极目苍茫里,惜别情怀醉梦中。

洛阳寒食苦多风,扫荡春华一半空。莫道芳蹊尽成实,野花犹有未开丛。

百室机杼,衣褐具宜。民以卒几,神实惠之。言举祀典,答神之釐。有篚斯陈,振古如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