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咏

卜宅尽北阜,南见龙陀峰。
常疑万壑雨,声在几株松。
一蹬斜其下,杳与香城通。
青苔蚀屦痕,往还僧若农。
欲知朝暮心,赖得数声钟。

作品评述

《山居杂咏》是明代诗人尹伸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卜宅尽北阜,
南见龙陀峰。
常疑万壑雨,
声在几株松。

译文:
卜宅位于北阜尽头,
南望见到龙陀峰。
常感疑似万壑中的雨声,
声音传来自几株松树。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山中的景象和感受。诗人的住所位于山脚北部的高处,而南方可以看到屹立的龙陀峰。诗人常常感觉到仿佛雨水在万壑中落下,这种声音似乎来自周围几株松树。

赏析:
《山居杂咏》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寄托。诗人选择了山居这样一个宁静的环境,远离尘嚣和喧嚣的城市,与自然相伴。诗中的北阜和南方的龙陀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北方代表着平凡的居所,而南方的龙陀峰则象征着高耸入云的山峰。诗人常常感觉到雨声从山中的万壑中传来,这种感受可能是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自然力量的认同。松树作为古代文人崇尚的隐士之树,象征着坚韧和孤高的品质,也与山居的生活格调相契合。诗人在山中行走,鞋上的青苔痕迹也显示出他的日常往来与僧侣或农夫的交流。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听钟声来了解他自己的内心世界,钟声作为寺庙中常见的声音,象征着虔诚和宁静,也与山居的生活方式相呼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词推荐

太微呈祥,炎德克彰。佑我基命,格于明昌。一纯二精,有严典祀。于以奠之,以介繁祉。

蜀丝鸳鸯织锦衾,逻檀凤凰斫金槽。弦抽瓮茧五色毫,双成十指声嘈嘈。冢头青草天山雪,眼中红冰嵬下血。哀弦凄断感情烈,池上蕤宾跃方铁。

今日是重阳,劳师访野堂。相逢又无语,篱下菊花黄。

支离病骨怯初寒,眠底清愁更万端。勉和新诗寄鸿雁,江城夜月觅君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晴江衮衮东流,为谁流得新愁去。新愁都在,长亭望际,扁舟行处。歌罢翻香,梦回呵酒,别来无据。恨荼_吹尽,樱桃过了,便只恁、成孤负。须信情钟易感,数良辰、佳期应误。才高自叹,彩云空咏,凌波谩赋。团扇尘生,吟笺泪渍,一觞慵举。但丁宁双燕,明年还解,寄平安否。

朝晴翠方浓,日夕色更玭。何时最鲜明,一雨自天洗。

今吾抱何恨,恨无匡复姿。含笑看吴钩,回首蛟龙池。

病负中秋约,残秋月自新。寒波沈皓魄,碧落辗冰轮。风静丰声绝,烟收岳影均。何妨此夕玩,况是不羁人。

苍苍云松,落落绮皓。春风尔来为阿谁,蝴蝶忽然满芳草。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美好。称是秦时避世人,劝酒相欢不知老。各守麋鹿志,耻随龙虎争。欻起佐太子,汉王乃复惊。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归来商山下,泛若云无情。举觞酹巢由,洗耳何独清。浩歌望嵩岳,意气还相

金波远逐行云去,疏星时作银河渡。花影卧秋千,更长人不眠玉筝弹未彻,凤髻黄钗脱。忆梦翠蛾低,微风吹绣衣。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惊梦不成云,双蛾枕上颦金炉烟袅袅,烛暗纱窗晓。残日尚弯环,玉筝和泪弹。梅花吹入谁家笛,行云半夜凝空碧。欹枕不成眠,关山人未

问我将何去,清晨溯越溪。翠微悬宿雨,丹壑饮晴霓。树影捎云密,藤阴覆水低。潮回出浦驶,洲转望乡迷。人意长怀北,江行日向西。破颜看鹊喜,拭泪听猿啼。骨肉初分爱,亲朋忽解携。路遥魂欲断,身辱理能齐。畴日三山意,于兹万绪暌。金陵有仙馆,即事寻丹梯。

心地偶相见,语多为别难。诗成公府晚,路入翠微寒。逢石自应坐,有花谁共看。身为当去雁,云尽到长安。

方广灵踪为绝概,到者纷纷殊不会。乱云深处著禅庵,孤猿啼在萝窗外。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别业在征山,登高望畿甸。严令天地肃,城阙如何见。蔼蔼王侯门,华轩日游衒.幸逢休明代,山虏尚交战。投策去园林,率名皆拜选。圣君性则哲,济济多英彦。裴楷能清通,山涛急推荐。謏才甘自屏,薄伎忝馀眷。虽承国士恩,尚乏中人援。畴昔相知者,今兹秉天宪。朱绂何赫赫,绣衣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西山无物与泉氏,底使民如父母亲。凡日用间无不名,满胸子里尽吾仁。我熏知见香犹旧,公涤中和印一新。愿广桐乡依恋意,寒泉秋菊祀千春。

淡薄晴云放月华,晚妆新晕脸边霞。管弦楼上争沽酒,巧笑车头旋买花。

日日登楼,一日换一番春色,者似卷如流春日,谁道迟迟?一片野风吹草,草背白烟飞。颓墙左侧,小桃放了,没个人知。徘徊花下,分明记得,三五年时。是何人。挑将竹泪,黏上空枝。请试低头,影儿憔悴浸春池。此间深处,是伊归路,莫惹相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