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家洲二首

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
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
今人轻古迹,此地少曾经。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

作品评述

《訾家洲二首》是宋代刘克庄的作品。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来访唐代时的景象,描绘了一片荒凉的洲岛。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訾家洲二首》

来访唐时事,荒洲暮霭青。
Visiting the affairs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desolate island is covered in evening mist.

遍生新草棘,难认旧池亭,
Overgrown with new grass and thorns, it is difficult to recognize the old pond and pavilion.

毁记欺无主,存祠怕有灵。
The ruined records deceive the ownerless, while the preserved ancestral hall fears the existence of spirits.

今人轻古迹,此地少曾经。
Today's people disregard the ancient relics, and this place has little history.

裴柳英灵渺莽中,鹤归应不记辽东。
The spirits of Pei and Liu are lost in the vastness, and the returning crane must have forgotten Liaodong.

诗意:
这首诗词以作者访问唐代时的景象为背景,描述了一片荒凉的洲岛。洲岛上的草木丛生,充满了新的荆棘,旧时的池塘和亭子已经难以辨认。记录被毁,欺骗了无主之人,而祠堂仍然存留,却害怕有灵力的存在。今天的人们对古迹漠视不重,这个地方几乎没有历史的痕迹。裴柳的英灵在浩渺的中原已经消失,而归来的鹤可能已经忘记了辽东的事情。

赏析:
《訾家洲二首》通过描绘荒凉的洲岛和被遗忘的古迹,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的洲岛被新的草木和荆棘所覆盖,旧时的池塘和亭子已经难以辨认,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模糊。诗人提到毁记和存祠,暗示了历史的断裂和文化的消逝。而今人对古迹的轻视,则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历史的漠视态度。

最后两句诗以裴柳(唐代文学家裴度和柳宗元)为象征,表达了他们的英灵已经消失在浩渺的中原之中,而归来的鹤也已经忘记了曾经的辽东之事。这种表达也让人感叹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遗忘。

整首诗以凄凉、荒凉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古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观和历史景观的对比,唤起读者对历史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思考。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病去诗情动,寒深酒戒开。儿孙扶每出,邻里唤还来。云重时飞雪,春迟未见梅。山园多芋栗,夜话且燔煨。

出门何所有,四面围青山。是溪从山来,亦复兹回环。高人颍川君,结茅此中间。溪光挹潋滟,溪响听潺湲。四面勿着桥,往来听渠艰。是名仙凡界,亦曰清浊关。可人送过溪,否则溪上还。

香叆雕盘,寒生冰箸,画堂别是风光。主人情重,开宴出红妆。腻玉圆搓素颈,藕丝嫩、新织仙裳。双歌罢,虚檐转月,余韵尚悠扬。人间,何处有,司空见惯,应谓寻常。坐中有狂客,恼乱愁肠。报道金钗坠也,十指露、春笋纤长。亲曾见,全胜宋玉,想像赋高唐。

和风装点锦城春,细雨如丝压玉尘。漫把诗情访奇景,艳花浓酒属闲人。

云麓胜处夙未到,清行兴锐忘崎嶔。谁无瘦杖少扶力,我与幽人同赏心。壑津软缘自宛转,岸树老碧长阴森。溪西乞火煮茶去,竹里人家斋磬音。

汉祖肇炎图,三杰咸辅翼。功成及酬赏,相国独第一。发踪指示语,谁曰匪其实。焉知英主心,方谨操纵术。勋高疑益深,固异亭长日。守关忠弗念,置卫防百出。堂堂明且审,自计亦无失。护军给饷馈,入秦收图籍。用智既有余,保身岂难必。逊封散宏财,非真召平力。污名起田宅,犹愈

朝来佳气,郁葱葱,报道悬弧良节。绿水朱华秋色嫩,景比蓬莱更别。万缕银须,一枝铁杖,信是人中杰。此翁八十,怪来精彩殊绝。闻道久种阴功,杏林橘井,此辈都休说。一点心通南极老,锡与长生仙牒。乱舞斑衣,齐倾寿酒,满座笙歌咽。年年今日,华堂醉倒明月。

赤水珠难隐,无限人捞捃。罔象性无求,得了何凭准。

占取韶光二月时,妒红深溅谩成蹊。暗销春恨含烟薄,靓落晨妆受雨低。忆树自伤前度种,见花谁想去年题。武陵源上风光异,引得渔翁过此溪。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春雨濛濛,春风拂拂。动兮静兮,匪待时出。云霞闲澹作性,金铁冷落为骨。知我者谓我高蹈世表,不知我者谓我下视尘窟。道恣随方,情融羁锁。紫栗一寻,青山万朵。行行思古人之言,无可不可,南北东西但唯我。

撦破云门一柄扇,拗折乾峰一条棒。二三千处管弦楼,四五百条华柳巷。

露湿云罗碧,月澄江练白。但闻竹枝歌,不见骑鲸客。

天寒日暮。百绕梅花树。万斛清香藏不住。都在一花开处。可怜月堕霜飞。不知疏影来时。谁报云川老子,翠禽先在南枝。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敢霜栽近御筵。

玄微及尽本翛然,若谓渠閒万八千。月印澄江鱼不见,钓人何必更抛筌。

老瞒眶焰市朝空,宗室惟馀大耳翁。汉贼有谁分逆顺,关河无地着英雄。紫髯久矣营江表,黄屋萧然寄峡中。可惜姜维胆如斗,功虽不就有馀忠。

学书但学溪老鹅,读书可观樵父歌。紫髯将军不复见,空余岩桂绿婆娑。

芜秽休嗟负郭田,蹉跎自过鹿鸣筵。荆山玉璞空三献,梁苑风尘已十年。疏入禁中犹未报,赋成都下早曾传。独携书剑归闽岭,共泛烟波入楚天。獵獵酒旗邀举白,招招渔艇勸烹鲜。棋枰斗胜疑成癖,砧杵惊愁几废眠。驿路数程烦托乘,郡斋终日喜谈玄。如何弃我还家去,相送津亭一黯然。

景云披靡。露浥轻寒若水。尽是游人美。陌尘润、宝沉递。笑指扬鞭,多少高门胜会。况是。只有今夕誓无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