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送都转运刘使君还万安有序(其二)》
拼音和注音
shí nián xī shǔ jié jiāo huān , bié hòu yún xiāo chǐ sù n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尺素: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结交:(动)跟人交往,联络友谊:广为~。
云霄:云块飘浮的高空。哭声直上干云霄。——唐·杜甫《兵车行》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十年西署结交驩,别后云霄尺素难。
郡接荆衡分岳牧,场开海岱领盐官。
五溪误见明珠拾,千里谁将老骥看。
莫道赐环非近事,新悬白日照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