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神地之道,粒令有先。
向蔼祈报,礼严豆笾。
降登裸荐,罔或不虔。
以似以续,宜屡岂年。

作品评述

这是一首隋代的诗词,题为《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诗意表达了祭祀太社和太稷的仪式,强调了神地的庄严和敬意。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绍兴祀太社太稷十七首》

神地之道,粒令有先。
向蔼祈报,礼严豆笾。
降登裸荐,罔或不虔。
以似以续,宜屡岂年。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祭祀太社和太稷的仪式。它强调了神地的尊崇和祭祀的重要性,以及对神灵的虔诚和恭敬之情。诗人认为,祭祀应该按照规定的仪式进行,每一步都要谨慎而庄重,以示对神灵的敬意。诗人还提到,祭祀应该经常进行,而不仅仅是一年一次,以保持与神灵的联系和祝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祭祀太社和太稷的场景,以及祭祀仪式的庄重和虔诚。诗人通过使用诸如"粒令"、“向蔼”、“礼严”、“豆笾”等词语,强调了祭祀仪式的各个细节以及对神灵的敬意。诗人还运用了反问句,表达了对虔诚程度的怀疑,进一步突出了祭祀的重要性。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递了对祭祀仪式的认同和推崇,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在文化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它反映了隋代人们对祭祀仪式的重视和对神灵的虔诚。同时,它也展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神圣事物的敬畏和对传统礼仪的坚持。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精确的词语选择,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虔诚表达得淋漓尽致,给人以肃穆庄严之感。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玉皇殿阁微凉,看公重试薰风手。高门画戟,桐阴阁道,青青如旧。兰佩空芳,蛾眉谁妒,无言搔首。甚年年却有,呼韩塞上,人争问、公安否。金印明年如斗。向中州、锦衣行昼。依然盛事,貂蝉前后,凤麟飞走。富贵浮云,我评轩冕,不如杯酒。待从公,痛饮岁,伴庄椿寿。

端门晓开,端气云凝。有俨良辅,踵武告延。肃肃王命,是将是承。登册穆清,万几永膺。

桂林闻旧说,曾不异炎方。山响匡床语,花飘度腊香。几时逢雁足,著处断猿肠。独抚青青桂,临城忆雪霜。

王氏贵先宗,衡门栖道风。传心晤有物,秉化游无穷。学奥九流异,机玄三语同。书乃墨场绝,文称词伯雄。白屋藩魏主,苍生期谢公。一祗贤良诏。遂谒承明宫。补衮望奚塞,尊儒位未充。罢官七门里,归老一丘中。尝忝长者辙,微言私谓通。我行会稽郡,路出广陵东。物在人已矣,都疑

湖光已微绿,梅萼亦多时。一月僧高卧,满城人未知。恐消枝上雪,故作雨前期。莫道休文病,兰桡清夜移。

时来遇明圣,道济宁邦国。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宦官既却坐,权奸亦移职。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昭昭垂宪章,来世实作则。

偃息东林下,悠然澹旅情。泉归虎溪静,云度雁天轻。苍藓封碑古,优昙应记生。预悉钟鼓动,扰扰又晨征。

此身惟有一躬耕,乞得余年乐太平。东观并游收昨梦,西湖重到付来生。一堤草露明晨照,半浦荷风颭晚晴。历历归途皆胜事,江亭先听棹歌声。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泪淹红,腮褪粉。等得玉销花损。羞阮凤,怯筝鸾。指寒无好弹。一庭雪。半窗月。又是独眠时节。孤枕怨,小屏愁。天涯梦里游。

碑文老势信可爱,碑意少缺谁能镌。已推心胆破奸宄,安用笔墨传神仙。

西蜀风烟天一方,蚕丛古庙枕斜阳。茫然开国人天主,彷佛鸿荒盘古王。

月中丹桂,自风霜难老。阅尽人间盛衰草。望中秋、才有几日,十分圆,霾风雨,云表常如永昼。不得文章力,白首防秋,谁念云中上功守。正注意,得人雄,静扫河山,应难纵、五湖归棹。问持节冯唐几时来,看再策勋名,印窠如斗。

熠熠与娟娟,池塘竹树边。乱飞如拽火,成聚却无烟。微雨洒不灭,轻风吹欲燃。昔时书案上,频把作囊悬。

修大道,何必住深山。混俗和光都看破,万千尘冗不相干。别有一般般。马风子,闲里更寻闲。见个木牛哮吼走,路逢石女笑痴顽。喝去入长

系马著堤柳,置酒临魏城。人贤心故乐,地旷眼为明。十年风烟散,邂逅集此亭。悲欢更世故,谈话及平生。折腰督邮前,勉强不见情。世味曾淡薄,心源留粹精。晴云有高意,阔水无湍声。谁言王安丰,定识阮东平。

二年征战剑山秋,家在松江白浪头。关月几时干客泪,戍烟终日起乡愁。未知辽堞何当下,转觉燕台不易酬。独羡一声南去雁,满天风雨到汀州。

雒阳城见梅迎雪,鱼口桥逢雪送梅。剑水寺前芳草合,镜湖亭上野花开。江鸿断续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想得心知近寒食,潜听喜鹊望归来。

一舸悠悠醉又醒,溪山无语意分明。龟身何日化苍石,鹤背有人游紫清。百榼颁空看少俊,千金难买是春晴。筵端宋玉尤骚绝,游戏长歌复短行。

鱼且能自由, 人却为囚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