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声

砌虫唧唧万蝉催,忽有千车捆载来。
听得松风并涧水,急呼缥色绿瓷杯。

作品评述

《茶声》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南金。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茶声》

砌虫唧唧万蝉催,
忽有千车捆载来。
听得松风并涧水,
急呼缥色绿瓷杯。

译文:
小石缝中的昆虫鸣叫声催促着成千上万只蝉鸣。
突然间,一千辆车捆绑着运载而来。
听到松树的风声和溪水潺潺,
迫不及待地呼唤着带有淡淡绿色的瓷杯。

诗意:
这首诗以茶作为主题,描绘了泛起茶的声音和茶的形象。诗人通过对昆虫和蝉的描述,表达了茶叶的成熟和丰收的季节。蝉鸣声和车辆的到来象征着繁忙的茶叶采摘和运输过程。而松树的风声和溪水的声音则增添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最后,诗人渴望用一只绿色的瓷杯来享受茶的滋味,表达了对茶的渴望和品味的向往。

赏析:
《茶声》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对声音的运用,将茶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诗中运用了修辞手法,如砌虫唧唧、涧水潺潺等,使诗句更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诗人通过描绘昆虫鸣叫和蝉的声音,以及茶叶采摘和运输的繁忙场景,展示了茶的丰收季节的景象。诗句中的松树风声和溪水声,为整首诗增添了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氛围,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茶园中。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茶的渴望和品味的向往,用绿色的瓷杯象征茶的美味和品质。整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传递出作者对茶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使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对茶文化的思考和赏析。

诗词推荐

与子乘羸马,夜投山家宿。风雪满绨裘,灯火深竹屋。烹鸡赖主人,吠犬憎倦仆。明发到岩前,春荑冻云木。

遵蒙本山下,渠激流且迅。无嫌万折劳,思回九里润。

山如眉绿画新就,江似蒲萄始泼醅。收拾风光付佳句,此行嗟我未空回。

杀麑无戚容,活蚁有德色。不如未见蚁,生道犹不息。如如隔窗月,光不见微隙。不患无发时,却患发无益。一矜障万善,千悔无一得。要加持养功,跬步见天则。宇宙渺无穷,此道足充塞。

白氏草堂元自葺,陶公三径不教荒。青蕉雨後开书卷,黄菊霜前碎鹄裳。落日看山凭曲槛,清风谈道据胡床。此来遂得归休意,却莫翻然起相汤。

琉璃万顷碧如堆,画栋连云户牖开。晴嶂势吞三楚尽,暮潮声带九江来。六朝寂寞惟流水,孤垒荒凉史旧台。惆怅骑鲸人已老,夜船空棹月明回。

黄金出鑛断前疑,岸走舟安觉所欺。动目是渠摇湛水,聚萤无我灼须弥。翳消便见飞华尽,机迅将知击电迟。识得堆堆庵内主,外魔那得得藩篱。

远师虞秘监,今喜识玄孙。形像丹青逼,家声器宇存。凄凉怜笔势,浩荡问词源。爽气金天豁,清谈玉露繁。伫鸣南岳凤,欲化北溟鲲。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过逢联客位,日夜倒芳尊。沙岸风吹叶,云江月上轩。百年嗟已半,四座敢辞喧。书籍终相与,青山隔故园。

江卿二皋除书下,不与寻常遣使同。玉佩懒随小儿走,绣衣聊展丈夫雄。剑刀俗革田秋熟,贯索芒收圄夜空。想伴清言惟小谢,有诗毋惜寄衰翁。

柳暗花明。江村□路,微雨才晴。一个扁舟,尽容渔叟,到处闲情。往来凫渚鸥汀。新朋间、旧人争送迎。麦饭榆羹,故园寒食,误却归程。

形骸饫餍城市劳,思得远去与俗逃。借来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连绵半日走十堠,急雨随湿衣与袍。到家觅火烘衣湿,亟书名纸挥墨毫。由来道同志易合,顾人谓我此可交。形秽向逢珠在侧,联坐愧用狗续貂。喜爱常令对面目,招延不许他有庖。玄谈直抵世不到,大论许致君为尧。

沉阴未解雨蒙蒙,倚槛看山怯晓风。睡起卖花声过尽,不知春色在壶中。

东斋归自涴花里,访我弄泉惠山趾。随身万里只孤舟,一簪不曾著行李。忽拈远物出袖中,乃是孔明庙前古柏阆州松。径从平地便起立,上穿屋瓦到青穹。老蛟脱鳞乾见骨,厥孙碧丝作须发。石间霜皮二千尺,石似孤根根似石。硬根瘦干未要论,叶间犹带汉唐春。岁久亦无苔藓痕,只有雪山

颇恨登临,浪自作、骚人愁语。石城上、何须苦说,死袁生褚。当日卧龙商略处,秦淮王气真何许。与君来、萧瑟北风寒,黄云暮。 枕钟阜,湖玄武。生此虎,真蹲踞。看四山环合,休临江渚。可笑唐人无意度,却言此虎凌波去。君且住、明月为人来,潮生浦。

去岁桐川弟,新从姊处归。备言家庆事,犹著嫁时衣。尚欲寻松社,宁堪哭素帏。人生真一梦,回首事皆非。

黄壤讵知我,白头徒忆君。唯将老年泪,一洒故人文。遗文三十轴,轴轴金玉声。龙门原上土,埋骨不埋名。

使节三持玉,州轓两尽熊。雪山郇宝白,水漕太仓红。理世非轻士,才难会忆公。石峰当西子,作殉送春枫。

冷吸蝉吭露,清摇鹤背霜。

金菊初开,银蟾渐显,新*皓色为俦。绽清芳空外,素魄深秋。便谨按中央雅致,又应当、望夜圆周。称予家赏玩,正许邀枝,迎照琼楼。堪餐秀色艳,好铺明卧影,两两相酬。顿省悟灵英,玉兔因由。馥郁盈盈,喷喷婵娟莹莹悠。遇重阳七八,香传三岛,光满十洲。

虚槛横空阔,平郊入望赊。楼台万家邑,桃李一川花。鸡犬非人世,樵渔亦相家。閒思十年事,倚杖独咨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